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95集
真的还要超越四圣法界。我们这个地方说菩萨都是讲法身大士,法身大士看到六道十法界众生的状况,都深深的感叹这些人可怜愍,一定要帮助他。

    慈悲喜舍这四法是天人修的,如果具足十善,十善落实到慈悲喜舍,你就是不学佛,不知道有西方极乐世界,你将来的果报是在天道,最低限度都是在欲界天。欲界有六层天,一层比一层殊胜,一层比一层福报大,如果能够离相修福,「离相」心就清净,我们一般讲就得定了,随着你定功的浅深,你上升到色界跟无色界。佛对我们这些凡夫,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是不是先帮助我们生天,然后慢慢再帮助我们提升?不是的,如果佛用这种方法,那就对不起众生了。佛用的是什么方法?随机摄教,一定看众生的根机。根机利的,教你在一生当中就成无上道,佛才对得起我们;根机钝的,也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很重的,就慢慢帮助你向上提升,决定防止你堕落。这个方法就是这一部经典,这一部经典分量不多,可是它是佛家修行的基本法。总的殊胜功德利益就是「愍诸众生,常不厌舍」,悲悯一切众生,不会厌烦,也不会舍弃。由这个地方,我们就能体会到,佛家常说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个话是千真万确的,不舍一人。

    可是我们要记住,佛法里面又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佛确实不舍一人,为什么又说:「不度无缘之人」?「无缘」是什么意思?无缘是众生不接受,佛对他没有办法。这个「不度」是暂时不度,看到他什么时候愿意接受,佛就来了;感应道交,感应现前,绝不失时。你什么时候想佛帮助你,佛就来了;佛帮助你,你不能够接受,你拒绝、你排斥,佛就走了。佛来,是慈悲;佛走,也是慈悲。为什么说他不来也是慈悲?因为缘不成熟,来了你不但不接受,你还要毁谤、还要侮辱,毁谤圣贤罪过很重,所以他不来,是避免你的毁谤、侮辱,不让你造罪业,这是慈悲,我们一定要懂得。

    我们天天盼望佛来帮助我们,佛为什么不来?说实在话,我们这个盼望的心不是真诚心,我们自己不晓得,佛晓得。你盼望,果然佛来了,来了你都不相信,来了你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你一定会起这种烦恼,所以佛有真实智慧,什么时候该来,什么时候不来。虽然不来,佛还是天天看着我们的行为,他完全了如指掌,看着我们造罪业,看着我们堕三途,看着我们受苦报。这个时候为什么不来救我们?救不了;不是不救,是没有办法救。所以等到三途恶报受尽了,苦头吃尽了,这才想心里向善了,这个时候佛就现前。所以一定要明了,诸佛如来、法身大士绝对没有离开我们,实在讲就在我们的周边,一切处、一切时无处不在,只是他隐而不现,我们看不到他、听不到他,六根接触不到,但是他确实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他对我们的了解太清楚,我们自己对自己没有法子了解,他了解。

    世尊在此地教我们要学菩萨,要学菩萨就是要认真努力修十善业,把十善业落实在大慈庄严,落实在大悲庄严。现在这个世间,我们是开始觉悟,虽然没有大觉,小小觉悟,比不觉悟的是殊胜多了。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帮助没有觉悟的众生,帮助他们觉悟,决定要有能力辨别善恶,决定要相信「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必得恶报」,要深信不疑,这样自自然然就能够断恶修善。

    我们要帮助人,从哪里帮助起?看看佛菩萨的作为,我们就得到启示,佛菩萨帮助众生是教化。众生为什么作恶?迷惑。由此可知,教育是帮助众生消灾免难、离苦得乐最重要的手段。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来,也一直在做教学的工作。现在跟过去的缘不一样,过去拥护我们的人少,不多,同修对我们的供养也很微薄;现在这个情形好转了,跟我们在一起同学的人多了,供养也多了。这些供养多了,我们拿来做什么用处?绝对不是建道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95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