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96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96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五面,倒数第三行:

    【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

    这一段是讲行十善业道落实在四无量心喜心里面,他得的殊胜利益是见到修善的人,心里面不会产生嫉妒,不但没有嫉妒心,而且能够生随喜心,这是普贤十愿里面的「随喜功德」,这一条非常重要。傲慢、嫉妒是非常严重的烦恼,世尊将它排在贪瞋痴的后面。嫉妒是属于瞋恚、傲慢当中产生出来的现象,这个烦恼对我们修行障碍非常严重,不但是出世法你不能够成就,就是世间法往往也被这个破坏掉了。世出世法要想成就,这一条比什么都重要。

    人与人之间能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是大学问,这是真理,应该要这样做的;如果不能这样做,就是错误的、就是业障,佛家讲就是造业。为什么一定要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皆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说它是个共同体,已经隔了一层,但是这个说法初学的人还能够体会,说真话他就不能体会了。真话是什么?是一体,不是讲「共同体」,它就是一体。而我们迷失了自性、迷失了一体,迷悟就在此地,正倒也在此地,经上常讲的「颠倒错乱」。你颠倒在哪里?就在这个地方。你能够见到这个事实、见到这个真相,这叫「见道位」。「见道」是什么地位的菩萨?圆教初住菩萨,初住菩萨见道,见到事实真相,他真的明白、搞清楚了;往后是「修道位」。我们今天所以怎么修也修得不像,什么原因?没有见道,没有见道起修当然是盲修瞎练。

    伊斯兰教《古兰经》里面所讲的,它也讲得非常好,它是讲我们这个地球人类是一个祖先,全世界的人类都是亚当、夏娃的后裔,原本就是兄弟姊妹,就是一家人。这是从事上说的,佛法是从理上说的,比这个说得更圆满。兄弟姊妹相争,兄弟姊妹互相残杀,这是多么悲哀的一桩事情!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地区生活的这些人类,都是一个祖先所生的儿女,散布在各个地区,形成不同的支派、不同的族群。《古兰经》提醒我们认知,其目的就是希望真正能够达到大家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这是《古兰经》的目的,也是希望止于至善;他们的教义反对战争,爱好和平自由。佛家的经典就讲得更深刻,确实有圆满的理论,有周详修学的方法,从理到事,这才是真正的大圆满。

    佛在经论里常常教人要常生欢喜心,试问这欢喜心怎么生得起来?我们都希望欢欢喜喜,为什么欢喜心生不起来?这个欢喜心被蒙蔽、被障碍了,佛法里面讲所知障跟烦恼障。欢喜是性德。儒家的典籍《论语》里面头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那个「悦」就是此地的「喜」,为什么?这个「喜」不是外面刺激、娱乐的欢喜,不是的,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从内心里面生出来的,所以称之为「悦」;「悦」是从内心生的,「乐」是外面环境的刺激。这个地方的「喜」是喜悦,不是喜乐。喜悦从哪里来的?学而时习之。所以连《三字经》上都说:「人不学,不知义。」义是什么?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处事待人接物的道理。你不学怎么会?可见得学太重要了。

    到哪里去学?一定是接受圣贤的教诲。圣贤人是真正过来人,他是学习有圆满成就的人,在佛法里面标准是明心见性,这是大圣大贤。我们是薄地凡夫,思想、见解、行为都有过失,不可能没有过失;没有过失是圣人,只要是凡夫,哪有没有过失的道理?善根深厚的人,我们一般讲聪明人、有智慧的人,承认自己的过失,这是有善根的人;承认自己有过失,这才肯学。再进一步是好学,喜欢向圣贤人学习,喜欢追随圣贤人,不离开圣贤的教诲,这是善根深厚,这是聪明人、有智慧的人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96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