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99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99集

    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五面,最后一行:

    【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

    这一条前面虽然讲过一次,意思还没有能够显示出来。因为四摄法对于世出世法都非常重要,我们多用一点时间来研究讨论有好处。四摄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要是能处好,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这个关系要是处不好,不但是造成许多的困难,还必然会引起许多的灾害。天灾人祸是从什么地方生起来的?我们真的明了之后就晓得,四摄法能够消除一切灾难,所以这一条我们不能不重视。

    佛在此地教导我们,能将十善业道落实在四摄法里面,就能够消除世间许多的天灾人祸。四摄头一条是「布施」,昨天跟诸位说过了,今天我们从佛教的教义里,更深入一层去体会它。佛在经典里教菩萨,布施里又有四种遍施,佛学的名词叫「四悉檀」。「四」是数字,「悉」这一个字是中国字,「檀」是檀那、是布施,四种悉布施,「悉」是普遍。换句话说,完全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去修这四种布施。这就讲得深入而且透彻。

    第一、「世界悉檀」。「世界」两个字怎么讲法?「世」是讲时间,「界」是讲空间,世界是我们今天一般人所讲的宇宙,是佛法里面所说的尽虚空遍法界。你看佛教菩萨的心量多大!你能够把心量圆满的拓开,真正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修这种布施,你得的利益是欢喜,佛家常讲的「常生欢喜心」。欢喜心从哪里生出来?一般我们在经论里常看到「法喜充满」,这个充满是充满宇宙,充满虚空法界,尽虚空遍法界一片祥和,法喜(欢喜心)是这样布施成就的效果,我们要学习。这个效果,在佛教化众生里面,就是普遍接引众生,佛经常讲「普度众生」。你没有这个心量,怎么能帮助众生?不但度不了众生,连自己也度不了。你没有这个心量,时时刻刻生烦恼,怎么会常生欢喜?所以我们要想想,如何将十善业落实在世界悉檀。

    第二、「为人悉檀」。这在布施里面有特定的一个对象,不是为自己,是为别人。「人」在此地,它引申的意思是「众生」,十法界里头,如果只为人这一法界,就还漏掉了九法界,所以我们懂得佛的意思,真的是举一,我们就知道十:念念为十法界一切有情众生。说有情众生,一定也包含到无情的众生,我们这个布施的心、布施的行为,才能达到究竟圆满,我们所得到的利益生善。念念为人不为自己,生善、纯善。为自己就生恶,就不是生善。为人才生善,为众生就生善。正如佛在本经前面给我们的开示,让我们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佛这样教导我们,我们要怎样修成?四摄法就成就了。

    第三、「对治悉檀」。这四条愈来愈精细。第一条是讲你的心量,念念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拓开心量。第二条是念念为一切众生,不为自己。第三条就教导我们对于一切众生,要全心全力帮助他们,帮助一切众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

    首先帮助众生转恶为善。怎样帮助他们?自己做出样子给他们看,不做出榜样给他们看没有用。所以,古圣先贤的教学,都是做样子给人看。从前做父母的懂得,知道这个道理,所以父母在儿女面前,言谈举止都不违背礼。为什么?这叫家庭教育,做给儿女看,让儿女从小就看到听到。这是负责任的父母,是真正爱护子女的父母,绝对不给儿女有不好的印象。从前人懂得,现在人不懂了,所以现在有一些同修常常谈到儿女不听话,他们都没有想想,儿女为什么不听话?决定不能怪儿女,儿女年岁小,不懂事,只知道模仿,大人表现怎么样,他们就学习。由此可知,儿女不听话,学生不听话,责任在哪里?父母自己本身没做好,老师本身没做好,回过头来反省,原因就找到了。儒家所谓是「父不父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99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