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106集
面三位代表佛法僧三宝,道理在此地。我们自己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
这四种正观,是正确的观察,丝毫没有错误。前面讲观心无常,就是《金刚经》上「三心不可得」;「观法无我」就是万法皆空,《金刚经》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经文我们念得很熟,我们也记得很清楚,但是不能用在现前,现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迷惑了,不知道这些相是幻相,了不可得。诸法缘生,缘生无性,没有自性。这一切法的现象,它的真相就是缘聚缘散。缘聚,现这个现象出来;缘散,这现象就消失。你真正看清楚了,缘聚,诸法不生;缘消失了,诸法不灭。它没有生哪有灭?有生才有灭,无生哪来的灭?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如果你真正通达,你的心里头就清净,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会再把它放在心上,一切放下了。
一切放下,身心现在人讲轻松,我们佛法里面讲得大自在,你就入境界,得大自在是自受用,是你自己的享受,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我们今天做不到,什么原因做不到?这些东西常常念,没有深入去体会,没有契入境界。清凉在《华严》里面,给我们判的四科:信、解、行、证,我们今天止于信解,没有行证,所以得不到真实受用,一定要真正行。什么行?改变我们的观念,观念改变了,我们的行为就改变,言语行为都改变。改变之后是个什么样子?那就是佛家常讲的,「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大彻大悟之后,入佛的境界,《法华经》里面讲的「入佛知见」,入佛知见之后,表现出来的样子。在十法界里,无论他现什么样的身分,表现的样子决定是大慈大悲。他示现在世间做什么?决定是大开方便之门,帮助一切还没有觉悟的众生去觉悟。我们今天没有法子契入境界,就是不知道三心不可得,不知道万法皆空,四念处讲「观法无我」,「无我」就是空。
「我」这一个字的定义,佛法里面说得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主宰」的意思,一切诸法没有主宰,自己做不了主,包括我们的身体,我们身体自己做不了主;自己要作主,那年年十八多好,它为什么要老?为什么要病?自己做不了主。第二个是「自在」的意思,一切诸法,自己不能作主,自己得不到自在,自在就是我们今天讲自由,他不自由,他受种种条件限制。任何一法都逃不出这个定义,我们要仔细去观察。
《中观论》一开头就说得好,「诸法不自生」,不但自己不能生,也不能共生。我们今天方便说,说一切诸法是许多因缘而生的,这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中观》里面讲的,那是真实说,「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那才是真实。诸佛菩萨清楚、明白,所以才真正得大自在,证得法身、般若、解脱,这三德里面皆有「常乐我净」,观身不净,他净得到了;观受是苦,他是乐,那个心是常住真心,诸法真的有我,真有主宰、真有自在。凡夫没有,跟诸位说,哪些凡夫?六道里头没有,十法界里头也没有,到一真法界里头才有常乐我净。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给我们启示,帮助我们,引导我们放下六道、放下十法界,契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真在哪里?法身是真的,般若是真的,解脱是真的。法身是体,般若是能证性体的智慧,解脱是受用。这是佛对一切众生无尽的慈悲。
我过去讲三十七道品,我将四念处做一个总结,就是老师教导我们的「看得破」,四念处是看得破,四如意足是「放得下」,你要不懂什么叫看破、什么叫放下,你就细细去研求这两科。世尊对于这两科的开导,在大小乘经论里面,常常可以看到,所以古大德说,诸佛菩萨出现世间讲经说法,总不出三十七道品。我们学佛不能把三十七道品看作小乘,那你就看错了。天台家智者大师讲的藏、通、别、圆,藏教的三十七道品是小乘,圆教的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