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109集
。什么叫「了义」?我依照这个理论方法修行,我确实能出三界,确实能证佛果,这个经对我是了义。换句话说,「了义」一定是契机、契理;契理不契机不是了义,契机不契理也不是了义,这个要懂得。
第三、「依义不依语」,这一条更重要了。现在很多人反对会集本,这就是不懂得这一条。懂得这一条,问题解决了。它意思对!意思对,多说一点、少说一点没关系。所以有很多人不相信翻译的本子,认为翻译决定不能够跟原本相比,原本可靠,翻译的不可靠。现在佛经留下来的全是译本,原文已经失传了。所以佛这一条教导我们,意思对了就行。
如果有人提倡反对会集本,这实在是没有道理。为什么说没有道理?我们佛门寺院当中早晚课诵,早晚课诵是会集本;里面念的咒、念的经文,仪规、赞颂,全是会集的。要是反对会集本,早晚课诵都丢掉了。还有许多经忏佛事用的忏本,你们看看,《梁皇宝忏》是不是会集本?《水陆忏仪》是不是会集本?你仔细去看,统统都是会集本。反对会集本,那所有寺庙都不要做佛事了,也不要做早晚课了。那很好!老老实实念原译本的经文。这全是会集本!反对会集本,这没有道理。这些言论误导众生,断一切众生法身慧命。
再要严格的来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统统都是会集的。佛自己说,他没有说一句法,他所说的法是古佛所说的,也是会集古佛的意思讲的。世尊如此,咱们中国孔老夫子也如此,孔老夫子一生也是搞会集。夫子自己说他「述而不作」,述什么?述别人的,所讲都是别人的,没有一句是自己的。固然这些是谦虚话,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它是事实真相,这些道理我们一定要懂。
最后一条很重要,教我们「依智不依识」。智是什么?要依理智,不要感情用事。遇到这些境界多想想,不可以盲从;盲从就是依识不依智,你的智慧没有了,你感情用事,你怎么不迷?
第二个问题,他说:「现在有些地方,印了一本书叫《念佛感应录》。书中讲感应神通,通过打坐入定的方法,到西方极乐世界,参加阿弥陀佛与本师释迦牟尼佛主持的考试。书中还称在极乐世界亲自见到了净空老法师,以及经常见到现在还在我们世界上的这个居士、那个居士。这本书这样讲法是否如法?」
答:跟诸位说,完全不如法。「他到极乐世界看到我」,我没到极乐世界,他怎么到极乐世界看到我?这是提倡迷信。感应可以说,不能多说。感应神通在佛法里都有,佛决不以感应神通做佛事。「做佛事」是什么意思?现在讲「教化众生」。佛决定不以感应的方法、神通的方法教化众生。为什么?如果用这种方法,魔、佛我们就没有能力辨别了,魔有神通,魔有感应。
佛用什么方法教化众生?用讲经说法,讲经说法魔不会。所以释迦牟尼佛很高明,我用的方法是你不会的。你会用的我不用;我虽然也会用,我不用。这两个就有个区别,佛跟魔就有区别了。你看看历代祖师大德,哪个人用神通?谁说感应的?决定是说经讲道,把这些大道理跟大家讲清楚,让他自己契入。这是佛佛教化众生一个原则,我们明了,我们一定遵守。所以这种书不如法,这种书在外面传播,实在讲对我都有伤害。人家不晓得,「净空法师提倡迷信,净空法师搞神通」,把佛法的形象破坏了,这是有过失而没有功德。所以这种书最好都把它能够销毁,不可以流通。
第三个问题,他说:「现在有人提倡所谓『本愿法门』,害了不少人。以前还精进念佛,现在不但不念了,并且还说净老法师害得他们白费了几年功夫。并讲:只要一发愿,阿弥陀佛已经把飞机票准备好了,临终十念,走上前去拿上飞机票,就能飞到极乐世界了。」
答:这个话,我不知道你们大家相不相信,这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