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110集
造的,都是在十恶这边。十善,不过是听说而已。听了自己很欢喜,这就是自己有善根。欢喜,为什么不能落实?为什么做不到?这是佛家讲的「业障深重」。诸位一定要晓得,业障麻烦!业是造作,起心动念、思想言行,这叫「业」。因为我们的业不善,我们造作的是十恶业,这是说老实话。只是我们十恶业造的有轻重不同,造得轻的,三善道,造得重的,三恶道。我们确确实实恶的念头多,善的念头少。怎么样能够改变过来,让我们的善念多于恶念,我们就有进步,通常一般人讲的是「功夫得力」,这要真干!

    何以那些声闻、缘觉、菩萨们,都很认真努力在干?我们常常疏忽了,常常忘掉了;这个「忘掉」在佛法里叫「失念」,把善的念头失掉了,常常失念。恶习气太重,这正是像《地藏经》上所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佛说的这些话不过分,我们自己冷静想想就知道。所以觉悟,从哪里觉悟起?我常常勉励同学们,从「放弃自私自利」做起。学佛能不能契入佛的境界?能不能入佛门?在大乘法里面,入佛门是什么人?初信位的菩萨,十信里的初信,我们今天没有得到。

    初信位的菩萨称得上是个善人,为什么?自私自利的念头没有了。佛在经教里面讲「见思烦恼」,他见惑断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了,这才入门,佛法里头小学一年级。如果我们把这五十个位次大分,十信位,十信位小学都谈不上,幼儿园;十住是小学,十行是中学,十回向是大学,十地是研究所。我们这样分法,我们连幼儿园的小小班都没有进去,还在门外,我们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有什么自以为了不起的?幼儿园小小班都没进去,在人家门外听课,不是正式学生。

    正式的学生,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见惑,头一条「身见」。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明白,真正明白了之后,我们的惭愧心才生得起来,绝对不会再有贡高我慢,绝对不会再自以为是。想想,比起佛家的修行人,比哪个都比不上。断恶修善从这个地方下手,这是根本,根本的根本。我们不在这上用功夫,这一生一定空过,入不了门。幸亏佛有带业往生的法门,如果没有带业往生这个法门,可以说是举世之人一个也不能成就;不管你修哪个法门,你都不会成就,因为「我」没有放下。

    《金刚经》上说得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是学生,初信位的学生,幼儿园小小班的学生,他已经把我相放下了。还执着有个「我」,还执着「这是我所有的」,你糟了!我们要放,从哪里放起?先放「我所有」,这叫「身外之物」,比较容易。身外之物一切都不执着,绝对不放在心上;这个「放下」是讲心里头不再执着了,不再分别了,这叫真的放下了。事上没有妨碍,所以《华严》到最后跟我们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为什么事上无碍?事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它哪里会产生障碍?障碍是分别、执着、妄想,这个东西是障碍。你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然后在一切世法里面你才随缘,你才得自在,功夫要从这个地方用起。

    什么叫「一切善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叫「一切善法」,与十善相应。十善是事,事对面有个理,理事不二。从理上去观察,《无量寿经》也教给我们「观法如化,三昧常寂」,这经文好!妙极了8观法如化」是般若智慧,十恶要断,十善要修,断恶修善都是如幻如化,断恶不执着断恶,修善不执着修善,你就不是幼儿园的学生了,你至少已经提升到小学、中学,你不是十信位的菩萨,你已经到十注十行。「三昧常寂」就是永远保持真诚清净平等觉,这是《楞严经》上讲的「常住真心」,你的常住真心常常现前。常住真心我们人人都有,非常可惜,被业障蒙蔽、障碍住,我们的常住真心透不出来,透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11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