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114集
助我们?头一个是帮助自己,天天要听圣贤之道。从前人说:「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那是古时候,还能支持三天。我们今天三天都支持不住,甚至于说三个小时都支持不住,你能够三个小时不动心吗?古时候读书人能支持三天。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一般弟子能够支持半个月,所以才订下半月诵戒,能支持半个月。现在不行了,天天要听,天天要读,决定不能间断。这样我们用个三年五载、十年八年,这个根才有一点根基;换句话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才不会被境界所转。没有个十年八年的根基,想不为外境所动,没有这个道理。
今天无论在家出家的同修,要在这个地方扎根,你要是没有根,五根五力,道业决定不能成就;说个老实不客气的话,前途决定是三途,得人身都不容易。人身要五戒十善具足,你有没有这个本事?所以我们今天不可以自欺欺人,欺骗别人罪就很重,欺骗自己那是极重的大罪。用什么方法来救自己?我们想来想去,还是印祖的办法高明,毕竟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等觉菩萨给我们现代人的指示不会错;《了凡四训》、《感应篇》、《安士全书》,印祖一生的教诲,特别是教导现代人,他用这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要能够发挥力量教化全世界众生,最好的方法是拍成电视剧,我们努力向这个方向去做,这真正是挽救世界劫运无量无边的功德。天下事,古人所讲的「有志者事竟成」,这个事情决不是为自己,是为世间苦难众生。印祖在当年极力提倡,目的无非是希望后继有人,我们懂得他的意思。
我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讲经,住在倓虚老法师建的中华佛教图书馆,我在这里面看到弘化社流通的这些经书、善书,我看到非常欢喜,因为弘化社校对非常精确,错字很少,我们称之为善本。我检查版权页里面印的数字,发现到这三样东西它们流通量超过三百万册,我当时非常惊讶。这三样东西都不是佛经,印光大师为什么这样极力提倡?在那一个时代流通三百万册,吓人!现在无所谓,现在印刷技术提升,速度加快,成本降低,流通三百万册是很平常的,那个时候流通三百万册的确是惊人。
所以我想了很多天,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我们净土宗祖师,他为什么不流通《阿弥陀经》?为什么不流通《无量寿经》?这些经他也印,但是数量没有那么多。何以这三种书拚命在印?以后我们逐渐逐渐晓得,劫运!我们用佛经已经来不及,用儒家古圣先贤的教诲更来不及了。救急,《了凡四训》、《感应篇》的确有效。台湾郭居士他们几个人发心,在中国将《了凡四训》拍成连续剧,可惜是只有两集,时间太短,没有能够充分的发挥,但是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我看到录像带,最初从马来西亚送给我看,我看了之后,有很多人还不愿意流通,说是有缺陷,希望将来重新拍摄流通。我说:「来不及了!赶快流通,以后有机会再拍。」现在这个出来了,立刻就流通,我才交代我们下面自己这个流通处大量流通。现在配的有广东话的,有英语的,希望将来再能够配日语的、西班牙语的,向全世界流通。两片也有两片的好处,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耐心,给你太多了,他不想看,两片可以,所以有它的好处。要多看,至少要把它看三百遍,你心里头才有印象,起心动念你才能提得起警觉。
我这个念头可不可以动?我这个心能不能起?起心动念就是造业。动一个善念,你造的是善业;动一个恶念,你造的是恶业。起心动念是意业,要在这个地方下功夫,要在这个地方修行。先把自己修好,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决定在这一生当中成就,不要再等来生,这才是真正聪明人,这才是跨世纪的菩萨再来。菩萨是人做的,他们能做菩萨,我们也能做菩萨,问题就是你愿不愿意做。凡圣在一念之间,这个念头转过来,为一切众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