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121集
培养不出这种人才出来。」他也知道,所以我们意见不合,我就辞职不干了。我说:「与其这样教书、混日子,我不如到学校去。」所以我辞掉他那里的工作,我就到文化大学担任教授。因为文化大学国家承认的,这个「大学教授」的资历,将来对我也许还有用处的。果然有用,我到美国申请居留的时候,他们一看是大学教授,立刻就批准,很管用。

    所以佛家教学有一套自己的东西,这个要知道,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人讲的「师承」。往年演培法师在此地,他跟我是好朋友,我们都是讲经的法师,所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曾经有一次跟我谈过,他说:「你看看我们海内外讲经的这些法师,包括你在内,哪一个是佛学院出身的?」全是从古老师承,我们中国人讲「科班出身」,这个道理要懂。所以我到这个地方来,李木源居士跟我非常配合,我们办培训班用这套方法。在第一届,同学们来了,对我们的方法不了解,不能接受,吵吵闹闹吵了一个半月,三个月时间去了一半。一个半月之后才后悔,一个个痛哭流涕,成兴法师哭了三天,知道错了。

    我们跟所有佛学院教法都不一样,佛学院确确实实是对不起人。我们的方法是中国古老的私淑教学法,个别教学的。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学经教,个别教学的。他教学分的组,是两个学生一组,学一部经。讲堂二十多个人,这两个人学一部经,这两个人坐在前面,跟老师坐在对面,其余同学坐旁边旁听。这两个人这一部经学完之后,另外再换两个人,是这样教出来的。老师的要求,你必须把这个学会了之后,上讲台讲给大众听,他也在座,他点头了,这一部经你才算是学会。学会之后,要求你要继续不断的讲十遍,你这部经才算有个根底,「熟能生巧」,熟透了就变成自己的;一部经没有到熟透,决定不许可学第二部经。

    你们在我讲演里头看到,我跟李老师,那个时候我学佛五年了,我学佛五年跟他,跟他两年之后才出家。我所跟的老师,都确确实实是一流的善知识,非常难得,我有这个缘分能够亲近。老师对我都是个别教学。我最初在台湾学哲学,跟方东美先生,佛法是他介绍给我的。方老师指导我就特别用心,原因在哪里?我有好学的心愿,也有学习的能力,过去没有学过。这样的学生,老师就特别看重,没有学过,是一张白纸,好教。我那个时候自己还有工作,目的只是希望到学校去旁听,他不准许、不答应,告诉我:「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要是到学校去学习,你会大失所望。」

    我听了他这个话,以为他完全拒绝了,所以当时心里很难过。最后他安慰我,他说这样好了,每一个星期天到他家里,他给我上两个小时课;这是求之不得的。以后过多少年,我们了解中国古老教学方法,我才明白了。到学校里面听,你一定会认识很多老师,认识很多同学,你的头脑就乱了;你接触东西多,就乱了。老师永远保持你的清白,不让你受污染,他一个人来教,听他一个人的,这才能成就。老师对学生决定负责任,把他的东西传到底下一代,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人讲的「传人」,我们怎么不感激?他为什么不选拔别的同学来做传人?别的同学接触面太广了,看的东西太多了,思想已经污染了,再把这个污染清除,非常困难,「先入为主」,他有成见在。遇到这样的人,只有教他随缘,绝不专心一意去教导他,很难很难改过来。得到一个真正清白、没有受过污染的,这个学生难找,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他老人家给我介绍佛法之后,我才晓得佛法好。他把佛法看作哲学,世界上最高的哲学,于是我就读佛经。我读经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我就认识章嘉大师。我跟他三年,这三年当中,读经是接受章嘉大师指导。他是密宗的大德,所以我对于密法的常识,我也相当丰富,他并没有要求我学密。三年之后老人家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12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