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122集
,没办法,佛菩萨都没有法子帮助你。
【戒怠慢】
「倒是懈耽懒惰,「慢」是傲慢。一个懈耽傲慢的人,不可能有成就。儒家经书里头都说:「满招损,谦受益。」要学谦虚,要勤奋。你看孔老夫子,「夫子入太庙,每事问。」「每事问」是什么?处处向人请教,成就他的学问。我们是在初学,如果有傲慢,就障碍我们自己的进步。
【除成见】
「成见」是什么?先入为主。这一点在教学里面,善知识非常重视。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的时候,我跟你们说过,他叫我每一个星期天到他家里,他给我上两个小时课,在他家里。什么原因?我没有成见。我非常爱好哲学,但是没有学过,真是一张白纸一样。如果你曾经学过,你读过很多哲学的书,听过很多人讲解,他不教你了。顶多说:「什么时候我在学校上课,你去旁听。」为什么?因为你有成见,要把你这个成见消除,不是容易事情。在这种情形之下,那只有不教了。
古人讲,学生求老师不容易,可遇不可求;老师要找一个传法的学生更难,非常不容易。我亲近李炳南老居士的时候,我才不过是两个老师;哲学跟方东美先生学的,佛学跟章嘉大师学的,总共才学了四年。这是什么?很浅,时日并不长。李老师见面,还要我完全放弃:「你过去所学的我不承认。你要想跟我学,从头学起。你以前学的那个,提都不要提。」这个样子才收为学生。如果听到李老师讲这个,「从前方先生怎么讲的,章嘉大师怎么讲的」,他哪有那么多时间来跟你辩论?不教你了。这叫「师承」,这叫「学一家之言」,老师决定负责任教导你。你要是有成见,老师绝对不负责任,绝对不教你,你随堂听课就是了。讲经说法,「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你可以来听课,但是绝对不会教你,成见害人!
所以学的东西愈多,头脑愈复杂,智慧愈不容易开。为什么?你的清净心得不到。诸位要知道,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烦恼心起作用就是罪业,《地藏经》上讲的「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造罪业!所以这三个条件非常重要,心地要真诚恳切,要断利养,要戒除怠慢、成见。
【如是敬佛尊法事师亲友,方获感通。须知诚敬为佛门之秘钥,此印祖屡以告诫学人者也。】
印光大师《文钞》里头多次教导别人,怎样入佛门?诚敬;至诚恭敬,你才能得到佛法。
【予学佛十有五载,始深体会诚言秘要,斯为研经修道之必具态度也。】
我对这点很强调,我们的道业能不能成就,我们的经能不能学好、能不能讲好,十分之九决定在态度,方法不过十分之一而已。有良好的态度,不懂方法,讲得也头头是道,也都没有过失。我为什么写了方法?当年这篇文字是天乙法师启请的,她问的是方法,问我讲经的方法。所以我一开端先告诉她,态度比方法更重要。
李老师在台中开班,他开班的时间只有两年,一星期上一次课。因为学生都是在家人,都是有自己工作的,每一个星期用一天的时间来求学,所以两年合起来时间不超过一百天。他教的学生,那个时候我们同学二十多人,真正算有成就的只有三个人,另外两位在家居士,年龄跟我都差不多。什么原因?关键就是「绝利养、戒怠慢、除成见」;你有这些东西,你跟着老师怎么学,也很难有成就,都被时间淘汰掉了。所以诸位真正要想成就,必须要具备修学的良好态度,佛家称之为「法器」。好,今天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