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129集
?我们这一生遇到了,要知道珍惜。
至于夏老居士会集本的问题。这个时代,楞严会上讲得很好:「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当然要排斥,当然要毁谤,我们说它是正常现象。如果不是这样的,这是善法、佛法最兴旺的时代,不会这么衰微。所以我们看它是正常的现象,一点都不奇怪。只要我们的种子不灭,必定能发扬光大。为什么?正法,纯正之法!有些人说:「这是会集的,居士会集的。」错了,你这个观念就错了,这就是妄想分别执着。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两尊佛住世,一个示现出家,一个示现在家,维摩居士是在家佛,这个我们在经上都看到的。你们去读《维摩经》,维摩居士示现生病,释迦牟尼佛派他的弟子去问候他,目犍连、舍利弗,这都是出家人,都是大弟子,见到维摩居士,顶礼三拜、右绕三匝,这是经上有记载的。佛当年这些出家大弟子,对维摩居士看作释迦牟尼佛一样,决定没有分别,听他讲经,听他教诲。我们出家、在家这个界限分得这么清,执着这么重,你出不了三界!佛在一切经上讲的,执着没有了,超越六道轮回,分别没有了,超越十法界。你还有这么严重的分别、执着,你出不了轮回。修得再好,出不了轮回,你修得很好,也不过是三界有漏福报而已。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这一点浅显的道理要懂!我们的心为什么不安?就是因为妄想分别执着太重,假如果能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心就安了,心安理就得,就这么个道理。
所以解决今天整个世界安危的问题,关键是在教育。我们在讲席里头常常提到,政治不能解决,武力也不能解决,经济不能解决,科技还是不能解决。什么东西能解决?圣贤教育。所以我们常常想起古老人常常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哪些是老人?古圣先贤是老人,孔老夫子是老人,释迦牟尼佛是老人;你不听他们的话,你眼前就吃大亏了,非常非常有道理。所以居士当中,不少是诸佛如来化身的,我们肉眼凡夫见不到。说个实在话,释迦牟尼佛讲经讲了四十九年,他老人家也是会集的。清凉大师在《华严经?四十华严玄义》里面这样说的:「释迦佛一生没有说过一句佛法。」他所说的,是过去古佛所说的,跟孔老夫子一样,「述而不作」,没有自己的意思;古佛是这么说的。换句话说,他所叙说的是会集古佛所说的,孔老夫子所说的是会集古圣先贤所说的,没有掺杂丝毫自己的意思在里头。
世尊灭度之后,教导我们后人的「四依法」非常非常重要,四依法能帮助后人断疑生信。第一个「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第二个「依义不依语」,这一句重要8依义不依语」就是意思对了就行了;言语长说、短说没有关系,深说、浅说也没有关系,意思对了。佛不要求字字句句要跟他一样,不是这样要求,只要意思对就可以了;会集就行了,只要意思对了就可以了。又何况会集不是从夏莲居开始,宋朝王龙舒居士开始,他是第一个会集《无量寿经》的。这个本子收在《龙藏》里头,你要说他不应该会集、错误的,怎么可以收在《大藏经》里头?凡是佛门四众弟子的注疏能够被收在《大藏经》,都是当代一些高僧大德肯定、承认:「这个不错」,那个时候上奏皇帝,皇帝批准才可以入藏。入藏是代表肯定,这就是说会集是可以做的。
如果说会集不能,会集一定要把它除掉,那也是好事情。为什么?我们佛门的早晚功课是会集的,你们想想对不对?现在许多道场里面的忏仪是会集的:《水陆忏仪》是会集的,《梁皇忏》也是会集的,就统统都不能要了。也很好,和尚没事干了,好好的念佛、参禅、打坐,好!一切是非就没有了。全都是会集的。所以你们想想,你怎么可以把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把它废除、排弃掉?人家连带一想,将来所有的忏仪统统都要废弃掉,为什么?它是会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