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147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47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八正道最后一条是「正命」,命是讲我们生命。我们人活在这个世间,一定要懂得怎样来养我们的生命。养生之道圣人说得很多,而养生的方法那就太多了,我们今天所谓是这个社会上许许多多的行业。批注里有一句话很重要:「常知止足,住于清净正命故。」所以人如果要让自己身体健康长寿,远离疾病,你就得要懂得养生之道。这在佛法里头讲得最透彻,讲得最圆满。
生命的真谛,或者我们说,生命的原理是什么?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生命的原理是什么?念头。真的想什么它就变什么。佛家的修行,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它的总纲领都是在观想。我们天天想佛,不知不觉就变成佛;想菩萨,就变成菩萨。十法界从哪里来的?心想生。我们天天读佛经,天天想经典,这是想佛。「忆佛念佛」,忆跟念都是想,天天想佛,不知不觉自己就作佛了。
天天要是想这个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财、色、名、食、睡,想这些东西,贪着这些东西,人就变饿鬼。鬼是什么原因?鬼是悭贪这个思想变现出来的;人的悭贪心很重,贪名、贪财、贪色,他就变饿鬼。世间一般人讲:「人死了都作鬼。」这个话是错误的。至少有六道,人死了到哪一道去,不见得都堕鬼道。但是仔细想想这个话,也不无道理,什么原因?人都贪心重,贪心变饿鬼,瞋恚堕地狱,愚痴变畜生。常常想五戒十善,人道,得人身,上品的十善业,天道,所以一切法从心想生。
我们如果要想身体好,想善不要想恶,行善不要造恶,身体就好了。身,是我们最亲近的第一个物质境界,所以诸位一定要懂得,是心作主,不是身作主。这个身是物质,物质是附带的,物质从哪里来的?物质从心想生。在大乘经教里面,法相唯识讲得最透彻,物质从哪里来的?阿赖耶的相分。阿赖耶的相分是从见分变现出来的,见分是念头,念头里头有一种坚固的执着,执着就变成物质;这个东西本来没有,幻化的。见分是属于精神,相分是属于物质,见相同源。「源」是什么?源是自证分。见相同源,换句话说,物质跟精神是一源,是不能分的。这跟哲学里的说法不一样,所以欧阳竟无讲「佛教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它是教育,它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怎么来的?生命怎么来的?我自己是怎么来的?佛法无非把这个真相跟我们说明而已,所以它不迷信。
《华严经》上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说得简单,说得扼要。心现相,但是相千变万化;十法界依正庄严,那是变的相。什么能力让它产生这样复杂的变化?识,识就是心想,「从心想生」。我们一个人生在这个世间,逐渐成年了,成家立业了,有了儿女,儿女长大,再看到你的孙子,自己就天天在想:我老了,他都叫我「公公」、叫我「婆婆」了。你为什么会老?就是因为你想老,就老了。你看到底下一代一代成长,「我老了」,果然就老了。老了怎么样?老了一定就会生病,所以你就会注重医药保险,年轻人把这个疏忽掉了,他不懂得这个重要性,年老的人才想这个;就天天想病,他本来没有病,天天想,什么病都来了。到多病的时候,就想到:我什么时候要死?很快就死掉了,所以统统是从心想生。如果你要把这些妄想统统丢得干干净净,你就不会老,你也不会生病,说老实话,也不会死。都是一个念头的问题。所以这个念叫妄念,错误的念头。你为什么不想佛?为什么不想菩萨?佛菩萨不老。中国有个谚语常常说:「菩萨,菩萨,年年十八。」菩萨不老,你想菩萨多好!你就不老了。所以这是个观念的问题,养生之道首先要把自己观念搞正确,不要把念头搞歪了、搞错了,那吃亏就大了。
至于生活,最重要是知足,知足常乐。人生在世,要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