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151集
显露出来,一生可以蒙蔽人,最后一招不能骗人。

    所以现在在这个时代,出家人修行不如在家人。我有这个感触,黄念祖老居士感触更深。他讲,末法整个颠倒过来了。在古时候,学佛人当中的成就,成就得多、成就得高,那个排列顺序是出家男众第一;这是成就高、成就人数多,出家男众第一,出家女众第二,在家男众第三,在家女众第四,这是在古时候。可是在现代全颠倒了,念佛往生,预知时至,站着走、坐着走,真正有成就的,在家女众第一,人数最多,第二在家男众,第三出家女众,出家男众是最后。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我们要反省,我们到底错在哪里?不难看出:自私自利,争名夺利,嫉妒障碍,其它的我就不要说了。就这三条,就是地狱的业因。所以古德说「袈裟之下失人身」,这一句话讲得非常悲痛。失人身,你的结果到三恶道去了,你来生连人身都得不到。你这一生修的是什么?

    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记住一个大原则、大前提,如理如法。理,「法性寂然」,「法性常照」,这两句话就是说明我们的自性。法性是我们的自性,具足圆满的智慧;常照是智慧,自性本具般若智慧,常照。既然是本定,《楞严经》里面讲的「首楞严大定」,这是性定不是修来的,你自性里头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是真理。自性本定,现在为什么不定?现在不是自性作主。谁做了主宰?无明做了主。我们讲「妄心作主」,妄心是什么?无明,无明就是胡涂,不了解事实真相;分别心作主,执著作主。妄想、分别、执着是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妄想是无明烦恼,烦恼作主。可是佛在经上教导我们,烦恼是虚妄的,烦恼不是真的,法性里头没有烦恼。

    佛看一切众生,看一切众生的本性,所以佛对一切众生尊敬。为什么?众生的本性跟佛的本性无二无别。《华严》、《圆觉》里,佛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现在是不是佛?在佛眼睛里看是佛,确实是佛,一点都不假。从哪里看?从你六根根性,六根根性是真的。你现在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六识把你变成这个样子。识是假的,性是真的;真的永恒不变,永远不灭。「不生不灭」,《中观论》里面讲的「八不」都是形容真性,「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这是真性,一切众生个个具足,是我们今天要修的。

    怎么个修法?实在讲,佛教我们用真性不要用妄识,会这一套功夫,做这个转变,你是上上根人,你是圆顿根人,不必经过许多层次,一下就证法身大士了。这个道理、方法是世尊在《楞严经》上说的。所以交光法师难得!交光法师批注《楞严经》还有段故事。他寿命到了,阿弥陀佛来接引他往生;他生病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往生。他向阿弥陀佛说,《楞严经》传到中国来,自古以来这些批注都没有真正把佛的意思显示出来,所以他想重新做个批注,向阿弥陀佛请假,等把这部经注完之后再往生,阿弥陀佛同意,佛就走了。经上序文里头有这么一段故事。他给《楞严经》写个批注,叫《楞严经正脉》。

    确实他提出修行的方法跟古大德讲的不一样,他直截主张「舍识用根」,这个方法高!一下就转过来了;换句话说,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不要用八识,直接用根性。我们眼见用见性见色性,用闻性闻声性,立刻就明心见性;换句话说,从凡夫地一提升就是法身大士,你的妄想分别执着统统都没有了。这方法是高,没错,是佛在楞严会上说的真正的意思,但是没有人能够修得成功;说得是很好,做不到!问题是「舍识」识舍不掉,「用根」不会用,所以你就成不了法身大士。

    古来大德注《楞严经》,是受智者大师的影响,《楞严经》的序文里都有记载。《楞严经》没有到中国来之前,印度有一些高僧大德们到天台山访问智者大师。智者大师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15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