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155集
的邪知邪见一遇到,自然就破掉,自然就化解,怎么会受他诱惑?怎么会相信他的?你会受这些话的影响、动摇,丧失信心,等于说你对佛法入得不够!天天读经,天天念佛,理论上没有基础,轻易受人动遥

    像今天在大陆上传说的反对会集本,实在讲,能被他动摇的,太肤浅了。会集本不是夏莲居开始,谁开始?释迦牟尼佛开始。佛说他老人家一生没有讲过经,谁要说他讲经,叫谤佛。他讲了四十九年,讲了这么多,讲的是什么?是过去一切古佛所说的;他是会集的,会集过去一切古佛所说,他自己没有说一句话。所以会集的起源是从释迦牟尼佛,会集本不能用,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都不能用。中国念书人遵从孔子,孔老夫子传下来的也是会集的。孔老夫子说他没有创作,这个诸位在经典上都看到,他老人家是「述而不作」,述是传说古圣先贤的,自己没有发明,自己没有创作,所以孔老夫子的东西也是会集的。世出世间两大圣人,都是会集古圣先贤的。凡是说这些话,信心动摇的,根本就不懂世尊在入灭之前教导我们的「四依法」,这个他不懂。如果真正明了四依法,对于这些知见、这些说法,绝对不会动遥

    第八条,「宿命智力,知一世乃至百千万世姓名、苦乐、寿夭等」。「宿命智力」偏重在知道一切众生过去生中的果报。你是在哪一道受生,你叫什么名字,你受生的时候,我们俗话讲「投胎」,不知道在哪一道,你那一生是受的苦还是受的乐,你的寿命长短,佛全知道,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我们人有姓名,畜生也有姓名,它也有它的言语,我们听不懂。它们彼此也互相打招呼,互相称呼。鸟在树上叫的时候,有懂得它们言语的,「它们在聊天,它们在谈事情」。这个佛法里头有记载。《高僧传》里面记载的安世高大师,他懂得鸟兽的言语。几只鸟在树上叫,安世高听了之后,告诉人:「它们在说,有几个人朝我们这个方向来了,快要到了。」鸟在那里聊天、闲聊,过了没多久,果然有些人过来了。鸟在那里聊天。一切动物都有它们自己的言语。佛知道,这一种叫「宿命通」。

    第九条,「天眼智力,见众生生时死时善道恶道等」。这是天眼,他能够突破;用现在的话来说,时间、空间不同维次,他能突破。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佛眼睛里头全没有障碍,知道一切众生死了以后到哪里去投胎,他是到善道还是到恶道,佛清清楚楚。一切众生死生相续,不间断的。所以佛在经上常讲,六道众生生死疲劳,没有休息的。这个身体死了,灵魂又去投胎去了。投什么样的胎,谁主宰?没有人主宰,业力主宰。所以要懂这个道理,不是上帝在主宰,也不是阎罗王在主宰,是你自己的业力在主宰你。你造的是善业,自自然然到善道去;你造的是恶业,也自然到恶道去,为什么?看到造恶你就欢喜,就去了。

    这就是《易经》里面所说的,「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喜欢做什么的,他总有那些朋友,常常在一块聚会。在这个世间,喜欢打麻将的,他有一群打麻将的朋友;喜欢打高尔夫球的,他有那一批朋友;它一类一类,他自自然然到那里去。像我们绝对不会到那个场所,高尔夫球场我们绝对不会去的,为什么?没有兴趣,到那里去浪费我们的时间,我们是外行,一窍不通;哪个地方有讲经,我们一定会去。这就叫「人以类聚」。死后也是如此,你会到哪些场所去?你喜欢去的地方,他会到那里去。佛看得清楚,天眼。

    第十条,「漏尽智力」。「漏」是烦恼的代名词,烦恼为什么称「漏」?把我们自性里面的智慧、功德都漏掉了,取这个比喻。「漏尽智力,自知我生已尽,不受后有」。由此可知,漏尽智力是对自己不是对别人的;知道自己烦恼习气断了,知道自己不再轮回六道,知道自己不再堕落十法界,这叫「漏尽智力」。法身菩萨有,不圆满;法身菩萨确实绝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155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