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谁是创世者
第三卷十善业道经谁是创世者【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这段经文解答谁是创世者。古往今来的宗教、哲学都非常关心世界是谁创造的?世界是怎么来的?人间的吉凶祸福又是谁决定的?人类对诸如此类问题的答案,起初归结到神,认为是由神决定的。最早的是多神论,认为世上有很多的神,象风神、雨神、太阳神等,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由神决定,都是神在控制。接着,多神论发展成二神论,认为世间有两类神:一是善神,二是恶神。善神决定人间的善事,恶神决定人间的恶事。再接着,二神论发展成一神论。一神论是目前信仰最多的一神教,像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的婆罗门教。当我们翻开基督教的《圣经》,就可以看到上帝在七天之内创造了万物。伊斯兰教也认为,世界万物是主安拉在几天之内创造出来的。印度的婆罗门教认为世界由大梵天在几天内创造的,大梵天用不同的部位,创造出了不同等级的人。其实,这种观念中国也有,像盘古开天地的传说,盘古就是一个神话人物,说他创造了天地。这都是有神论的主张。无神论者则认为:世界不是由天神决定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偶然的。像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有名的无神论者范缜先生就是这样主张的。他写过一篇《神灭论》的文章,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神,人死如灯灭。至于人生的命运、吉凶祸福,基本上都是偶然的。当时,佛教在南朝非常盛行,人们把佛教归纳为有神论的范畴,所以佛教徒与无神论者展开了一场辩论。当时有一位叫萧子良的人把范缜找去,质问范缜说:你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人为什么会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呢?范缜回答说:人生就如同树上的花朵一样,虽然一起开放,但随风吹落,有的花被吹到厅堂上、漂亮的座垫上;有的花却被吹落到粪坑里、草地上。殿下您就象飘落在厅堂上、漂亮座垫上的花;我则是掉在粪坑里的花。范缜把人生看成是一阵风吹着的花瓣,没有什么力量在决定着,完全是偶然的。另外,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中,唯物论者以为有不变的基本物质元素,为万物生起的始基,主张由物质派生出意识;唯心论者以为有不变的基本精神元素,为万物生起的始基,主张由精神派生物质。佛法,既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更不赞同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的主张。这段经文基本上反映了佛法对谁是创世者的答案。尔时世尊告龙王言,这里正式进入经的内容了。尔时,是那个时候。世尊告龙王言,告,是告诉。这里有八千大比丘,三万二千大菩萨众,为什么佛陀只对龙王,不对别人说法呢?不是的,佛陀说每一部经典都有一个当机者。有的经典以舍利弗为当机者,有的经典以须菩提为当机者。现在我们学习的这部经典,以龙王为当机者。所以,虽然是对龙王说的,但也是对大家说的。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一切众生,这个范围很广,众生的概念用现在的话来说,包括人和一切动物。众生是五蕴众缘和合而生的意思。众生,在佛经中,又称为有情。情,是情识,即有感觉的、有情绪的、有思维的称为有情。反之,不能思维的、没有情绪的、没有感觉的称为无情。所以佛法把世界分为两类:有情世界和无情世界。有情,是众生另外的一种称号。心想异故,造业亦异。心想,是心里的想法,包括思维、念头。众生因为思维的方式不一样,念头千差万别,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世界的差别根源是什么?谁决定世界的差别呢?在佛法看来,它既不是神决定的,也不是别的东西决定的,更不是偶然的,它是取决于众生的心念差别。在二时课诵中,引用了一首《华严经》中非常著名的偈子,阐明了这种道理: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说明成佛、菩萨、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