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八卷 成佛的途径
除生死,这一切都需要精进,才能入佛法藏,悟入佛法。5.禅定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定,就是禅定。禅定跟禅宗不一样。禅定是一种定学,禅宗是一种慧学。禅宗直接从慧入手,而禅定从定入手。禅定是佛法与外道共有的。禅定并不是佛法所特有的东西。像古印度的外道,他们也都修禅定。中国的道家,也修禅定。现在社会上练气功的人,他们也能进入禅定状态。所以禅定不是佛法所特有。禅定的特点就是专注一境,定的本身乃是对心态的一种训练。把我们的心专注在一种境界上,这就是止。止在一个境界上,久而久之,就会得定。得定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诵经,念咒,念佛,观呼息等等,都可以得到定的效果。如果一个人有了禅定之后,他就可以引发神通。神通是在禅定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佛法的修行可以产生神通。同样,通过外道的修行也能产生神通,所以神通也是佛法与外道所共有的。像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这些外道也能修得。佛法所特有的是观、慧。譬如无常观、无我观、缘起观、空观、唯识观,这些修观的方法是佛法所特有的。佛法所说的定,是止观双修,不可偏废,修止的同时,还要修观,修观之后,才能引发智慧。一个人如果光修禅定,没有佛法的这种智慧和认识,他虽然禅定功夫很深,能定上一百年,定上一千年,但没有用的,这并不能使他解除烦恼。但是话又说回来,一切功德都是在定的基础上生起的。所以要以定庄严故,才能生念、慧、惭愧、轻安。念,是正念相续,因为有定力才能正念相续。慧,是智慧。由正定就能产生智慧,有智慧才能断除烦恼,生起轻安。轻安是身心进入一种非常轻松、和谐、快乐的状态。这是修定有成效时,直接产生的感觉。6.般若般若,汉译慧。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慧,就是智慧。慧是佛法的特点,也是佛法的核心。成佛,就是智慧的成就。讲修行,就是要以般若为指导,要以慧为指导。我们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进,修禅定,修般若,在这六度里面,前五度都是佛法跟世间法所共有的。一个人他不学佛法,他照样可以修禅定,照样能持戒,照样能修布施,照样能修忍辱。但是由于没有般若智慧的指导,他所修的这一切,只能得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只能成就人天福报,不足以成为解脱生死的资粮。所以从佛法的角度说六度,前五度如盲,般若如导。意思是说,前五度就像盲人一样,般若就像向导一样,要有般若这个向导,才能把五度引向佛道,才能把前五度变成成佛的资粮。《心经》说:三世诸佛,以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去诸佛的成佛,现在诸佛的成佛,将来诸佛的成佛,还有十方世界诸佛的成佛,都要依赖般若智慧,才能够成佛。假若离开了般若智慧,就不能成佛。《维摩经》里讲智度菩萨父,方便以为母,智度,就是般若。般若是佛的父母,诸佛菩萨都是依智慧产生的,离开智慧,佛菩萨就不成佛菩萨了,所以佛又叫觉者。成佛的最大特点就是成就智慧!可见,一个人学佛,从闻、思、修经教开始,就是为了树立对人生的正确认识,最终的目的是引发生命里内在的智慧,有了智慧之后,就能断除一切妄见,断除错误的认识,断除人生的一切烦恼。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第八卷 成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