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一卷 趋向解脱的法门
神通的基础,也就是禅定。由修习禅定,才能引发神通。所以佛教以禅定为神足。四神足又是成就禅定的四种因缘。①欲,是欲望。欲望在佛法里不认为绝对是坏的。欲望有三种:即善法欲、不善法欲、无记欲。像有人想干坏事,这是不善法欲;但如果想布施,想持戒,这就是善法欲了。无记欲就是一种中性的欲望,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那么,修禅定,首先要有修禅定的意欲,有了对禅定的希求,才能修禅定。②勤,是努力,是精进。仔细了解禅定是怎么回事,努力按经教所说或禅师指示的方法去修。③心,定是依心而修,是心一境性。修定是训练心的专注,把心止在一处上。因此需要在心念上去修。④观,是通过闻思经教树立正见,观想无常、无我、不净。由正思维而引发正念、正定。在十善业的基础上修禅定,能恒令身心轻安快乐,使我们的身心经常保持在轻松、和谐、安乐的轻安状态之中。4、五根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非懈,常无迷妄,寂然调顺,断诸烦恼。五根是五种趋向解脱的增上力量。①信:对三宝、四諦的信仰,要深信坚固,不能有丝毫的怀疑。②精进:在正见、正信的指导下,生起正精进。精勤非懈是勇猛精进、不懈怠的意思。③念:保持正念,不要被那些妄想、烦恼、习气拉着跑,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要把握好念头,使念头处于常无迷妄的状况中。④定:由正念而引发正定。定,能使我们的心态宁静、安祥、和谐,达到寂然调顺的效果。⑤慧,就是智慧,由定能引生智慧,智慧能断诸烦恼。5、五力五力,就是五种力量,它的内容跟五根是一样的,就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根是增上的意思,力是作用,是一种强烈地摧毁力量,它的功用要比根强大。先依五根修行,五根修到一定的程度就转化为五种力量,它能够降伏妄想、烦恼,而不为它所伏。所以经文说:众怨尽灭,无能坏者。6、七觉支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觉支,是成就智慧、觉悟圣道的因。共有七支,称为七觉支。①念觉支:常念缘起、无常、无我,不随妄念所转。②择法觉支:闻思经教,以正见如理思维,抉择诸法。③精进觉支:依法修行,精进不懈。④喜觉支:从法的体验中,得到法喜与禅悦。⑤轻安觉支:身心远离粗重,进入寂静、安祥的状态。⑥定觉支:远离昏沉、掉举,治心一处。⑦舍觉支:心无偏颇,不取不舍,保持平衡。经文说常善觉悟一切诸法,就是通过这七个方面的修行,能够使我们开智慧,成就圣果,能够通达宇宙人生的真实。7、八正道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正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修学佛法的要领,是趋向解脱的不二中道。我们从修学佛法开始到最终成佛,都离不开八正道,如果偏离了八正道,片面地修某一个法门,这种修行就难以相应。八正道的内容是:①正见:如实地认识宇宙人生的真实。②正思惟:正确的思考面对的一切人生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③正语:说真实语、利益语,不说虚妄语、损害语。④正业:保持身口意三业的清净,如法如律。⑤正命:远离邪命,不做违反与国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事情。⑥正精进:依正见的指导下,在断恶修善的过程中,勇猛精进。⑦正念:将念头安住在佛法上,念缘起性空、念无常、念无我,念念保持正念,念念契入真实。⑧正定:由正念相续,从而引发正定。只有通过八正道的修行,才能够成就智慧。正如经文所说: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8、止观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止,是止心于一处。止能停息我们的妄心,止能降伏我们的烦恼。但是,要彻底解决烦恼,光是止还不能做到,还需要有观。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观,是正观、观照。就是如实观照宇宙人生的真实。有了这种正观之后,能引发般若智慧,通达宇宙人生真实,彻底断除人生的烦恼。9、方便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在修学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第十一卷 趋向解脱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