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述
。经名就叫《药师琉璃光经》。但是,这个翻译今天已经失传了。据古人说,慧简法师翻译的文义,还不是非常圆满。那么,第三次翻译就是在隋炀帝的时候。在大业年间,有一个达磨笈多法师,他在隋上林园翻译这本经典。经名就叫做《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这个经本现在还存在。那么,这个达磨笈多法师,他也曾经翻译过无数的摄大乘论,包括《金刚经论》,也是他翻译的。《金刚经论》在昭觉寺讲过,上师是在八几年,八几年好象讲过一次《金刚经论》。所以,这也是达磨笈多法师翻译的。第四次翻译,也就是我们今天所依据的这个讲本。那就是唐朝的时候,为玄奘三藏法师翻译。在唐朝贞观十九年,在弘福寺翻译出这个药师经典。第五次翻译,就是唐朝武则天时代,大约比玄奘法师翻译经典要相对迟二三十年。这就到唐中宗景龙二年,由义净法师翻译。义净法师也是西天取经的法师之一,中间死了多少个人,就他一个人去了。去了之后,把一切有部的律典翻译过来。有部的律典,我们大家都知道。汉地《四分律》比较盛行,藏地就是《有部律》比较盛行。现在那些藏族的喇嘛,他们受的也是《有部律》。我们汉传的,也就是翻译的这个《四分律》。在弘一法师最后要弘律的时候,觉得《有部律》非常非常完全,所以说他要去弘扬《有部律》。但是有人就劝他:「哎呀,这个汉地,从最初受这种比丘戒,就是依四分戒的一种羯磨法来做的。最初的比丘得戒体,也是从四分戒的羯磨法当中得戒体。」所以说,考察这种渊源了,就劝他还是要弘扬《四分律》。所以说他又改过来,再弘扬《四分律》。义净法师到了西域去取经,特别是把这种《有部律》的律典,完完全全地移借过来。他是从广州出发,循海路,经过越南、锡兰等地。经历了许许多多艰难险阻,才到达印度。然后遍访全印度的著名学者,回国以后就译出这个经。经名就叫《佛说药师琉璃光七佛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共有两卷。它跟我们今天所依据的法本,我们昭觉寺一般密宗堂念的,也就是玄奘法师所翻译的。那么,义净法师所翻译的,它有两卷。前面一卷是讲:有六尊佛,他们的本愿,他们的功德,他们的依正庄严;到第二卷,才讲药师如来,他在因地上发的十二个大愿以及他的依正庄严,这个本愿功德。所以说,义净法师所翻译的,比前面五次都要翻译得很多。那么,我们今天所依据的,就是玄奘法师所翻译的。这本经翻译过来,有很多注疏。比如《大藏经》里面《药师经疏》。唐朝,就是玄奘法师的弟子,叫窥基,他来注解这个《药师经》,所以就有《药师经疏》。还有善珠法师所撰写的《药师经钞》。还有《药师经疏钞》,那是伯亭老人着的。下来有《药师经疏钞摘要》。一共有三卷。就根据伯亭老人疏钞,把它的要点揭露出来。还有一个净挺法师,他着的《药师经灯》。一共有一卷。所以说,这些注疏都是依据玄奘法师所翻译的《药师经》来解释的。所以说,大家有空的时候,在《大藏经》里面去翻一翻。在唐朝,有一个金刚智法师,他有一本《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就是怎么样修这个药师法,它专门有一卷经。还有个叫《药师如来念诵仪轨》,那就是唐朝的不空法师所翻译出来的。还有一个一行法师,我们说天文学家,还有那个撰写《一掌经》的,那个一行法师。一行法师专门还有一卷《药师琉璃光如来念诵仪轨》。就是专门教怎么念诵,这有一个仪轨。还有其它的,还有《药师七佛本愿功德经念诵仪轨》、《药师七佛念诵仪轨供养法》。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一些资料。那么,我们这个翻译的人,也就是唐朝时候三藏法师玄奉诏译。「奉诏译」,就是奉皇帝的命令来翻译的。所以说,在唐朝佛法非常兴盛,皇帝非常支持佛法。所以那个时间,这个和尚不是那个人,还当不上和尚,他的文化程度要非常高。然后,当和尚还要考试。考不及格,那你回去,不像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药师经简介 >药师经目录 > 讲记 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