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济世观__第一部分 讲经缘起
们每个人都欠我很多钱,必须拿大红包供养,还得把善知识供养得高兴才传你修法,供养得不高兴就不传。学密宗很难,要种种供养,种种磕头才行,那像我那么轻易传给你们,因此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先告诉你们手印,诚诚恳恳地去祈求、去念。放掉手印要从头顶上散开。东方人为何多灾多难你看药师佛的第六大愿,与中国文化儒家孔孟思想,礼记.礼运篇大同世界的思想一模一样。宋朝大儒张横渠(张载),在其名著西铭就说到:凡天下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的人,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天下有病痛残疾的人,穷困孤寡的人,要爱护他如同自己的兄弟、如自己的亲人。中国文化儒家思想本来如此,你说这是东方文化的特点,那就错了,凡是人类都有此心,西方人也一样;西方人对社会福利及慈善事业做得比我们认真确实。所以,我们就要研究为什么十七、八世纪以来,东方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会那么苦?西方人命运也苦,但比我们好得多了。研究西方文化思想,从十七、八世纪后,社会思想的发展来看,西方在社会慈善、福利事业方面做的比我们多,东方人理想陈义很高,但是所有东方民族自私自利的心特别大,对群众社会的利益毫不顾及,没有公德心,不爱人;都要求别人爱我,我不爱别人;理论上讲我爱人人,那是给别人听的,实际上都希望别人爱我,我不爱别人。所以,依我看东西方这几百年社会的结构,与文化思想的形态,一个是真正实行了慈悲爱人之心,一个则拼命讲理论,实际上慈悲爱人利物之心非常差。这是我看历史,看社会,再看个人,积五十余年之经验所深深体会到的,实可谓痛苦流涕者也,没有办法,这个民族的惨报还要受下去。这里就可了解佛所发愿之重要,然而愿还要变成行动。众病逼切贫苦无依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第六大愿有两个重点,前面已经说了一个,第二个重点与第七大愿有关,而且是相连的。佛说世界上有这种病苦的人,只要念到我的名号,都会得救。你去试试看,念了那么久,也不来一颗药给你吃,你也没有得救啊!对不对?基督教新约圣经说到许多麻疯病患一看到耶酥,就拉着他的衣服不放,耶酥只是模了患者一下,麻疯病立即就好了。当病人来谢耶酥时,耶酥说:不要感谢我,我没有救你,是你自己救了你。念药师佛的道理与耶酥模麻疯病人的道理一样,你生病求佛没有感应,是你自己没有救自己,没有真懂药师佛的道理,真懂了立刻有感应。你念佛不是以清净梵行之心去求,而是以妄想多欲之心、愚顽痴马矣之心去求,所以药师如来的光永远不会与你相接。那么怎么样才能得感应?有一套修法,自古以来也有人修成;用一只空罐子依法修持,修久了以后,罐子里就会有一颗药;这颗药永远拿不完,治百病都是用这一颗药。过去在大陆有一位学佛的医生朋友,我晓得他开的每一副药里都有他修得的这颗药,有时我开他玩笑说:吃你的药很麻烦,干脆把你修的那个罐子给我好了。这就同大家要吕纯阳那只点铁成金的指头一样。修药师佛法门要先修光明。平常教你们修光明,你们不懂,而且被自己的业力挡住了,在那里莫名其妙修,修来修去依然还是众生。药师佛的第七大愿是为了一切被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的有情众生而发。记得当年我在峨嵋山阅大藏经,看到这段经文看不下去了,不去观想却自然观起来了,由自己的亲戚朋友开始想起,想到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这个境界上,被众病逼切,无救无归。尤其当时在战乱中,我亲眼看到许多人无救无归,不管穷也好、病也好,无亲无家,没个归依处,世界茫茫何处是儿家?自己本身都有这种何处是儿家的感受。常常念古人的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