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抗日烽火 肩负陕西重任
,陕西省委未形成正式决议。贾拓夫曾指出:“所谓设计委员会,就是人家设了一个计,叫我们上当。”后经博古等领导的同意,由徐炳如、谢华参加了设计委员会。省委认为,部分公开人士参加进去,可以掌握一些情况,进行一些合法斗争。省委领导成员无一人公开身份,而且省委还有许多其他独立的斗争形式和渠道,并未否定。后来,一经中央指出这种做法有错误,省委立即召开群众大会,贾拓夫以省委负责人“关锋”的名义作了报告,揭露国民党破坏统一战线的行为,作了公开纠正。
1938年,贾拓夫参加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后回到省委,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精神,集中力量批判了王明右倾路线。党中央书记处在1940年发出的《中央关于陕西工作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陕西党过去三年多的工作是有成绩的,最近一年来开始了一些巩固党的工作。”1942年,毛主席在高干会上也明确指出:“陕西省委在1937年有一段极短的时间受到王明的影响,但一经中央指出,很快就改正过来了。”关于陕西省委这段局部的工作,在当时,并未能造成大的影响和实际损失。1942年整风期间,也未得出什么结论。但在解放后,康生等人还是利用它做文章,以达到其整人的目的。遗憾的是毛泽东主席也受了康生的影响。
历史经验证明,对于党内过去的“是非恩怨”,多一些历史的、客观的分析,少一些借题发挥,少翻一些历史旧账,少一些“对事也要对人”,少一些“批评现实也要‘联系过去’,‘挖掘历史’”,对于党内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正确进行党内不同意见的争论,以至正确开展党内斗争,纠正错误,团结同志,共同完成新的斗争任务,是大有好处的。相反,纠缠历史旧账,计较过去的恩怨是非,不仅难以从根本上统一是非认识,还会伤害同志,破坏党内团结,于党的事业决非有利。应当说,我们党的这类教训是不少的。
我们这样叙述和评论贾拓夫这一段的历史,不仅因为这一段是贾拓夫本人独立领导一方面工作的一个重要时期,而且,这对他后来的工作产生了微妙的影响。最后,他还是“倒”在了党内路线斗争之中,而陕西的这一段,又是被歪曲后联系起来认定的,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