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项氏所以失天下,命陆贾著秦所以失天下。张释之为文帝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贾山借秦为喻。
贾谊请人主引商、周、秦事而观之。魏郑公上书于太宗云:方隋之未乱,自谓必无乱;方隋之未亡,自谓必无亡。臣愿当今动静以隋为监。马周云:炀帝笑齐、魏之失国,今之视炀帝,亦犹炀帝之视齐、魏也。张玄素谏太宗治洛阳官曰:乾阳毕功,隋人解体,恐陛下之过,甚于炀帝。若此役不息,同归于乱耳!考②《诗》、《书》所载及汉、唐诸名臣之论,有国者之龟镜也,议论之臣,宜以为法。
【注释】
①《无逸》:传说为周公所做。无逸:不要贪图安逸,是周公告诫成王的言论。
②考:考证。
【译文】
大臣引述古代的事例来规劝君主时,应当选取当时时代较近的前代史实,这样事势相接,劝说的人能提出具体而有力的证据,听的人也可引以为戒。《诗经》说:商朝的借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周书》说:现在商朝已经葬送了自己的社稷,我们周朝能不深深地引以为鉴吗?又说:我们不能不以商朝为借鉴。又说:殷朝承受天命的时间已久,因为不敬天命,不修其德,以致过早地亡了国。周公在《无逸》中称颂商朝的三位国王。汉高祖命群臣谈论自己为什么能得天下,项羽为什么失天下。又命陆贾撰文论述秦朝灭亡的原因。张释之为汉文帝讲解秦、汉之间的历史,以此证明秦朝之所以失败,汉朝之所以成功的缘由。贾山借秦朝作比喻,来说明朝代更替的原因。
贾谊建议请君主阅读有关商朝、周朝和秦朝的史书。魏徵在给太宗皇帝的上书中说:当隋朝尚未动乱的时候,自以为天下必定不会乱;当隋朝尚未亡的时候,也自以为必定不会亡。我希望现在的举措应以隋朝为鉴。马周说:隋炀帝嘲笑齐、魏亡国,可是今天看隋炀帝,也如同炀帝看齐、魏一样。张玄素对唐太宗整修洛阳宫进谏说:乾阳宫修成,隋朝瓦解,我担心陛下的过失比隋炀帝还要严重。如果这项工程不停,唐朝也将与隋朝一样陷于动乱!《诗经》和《尚书》所载,以及汉、唐诸名臣的论述,的确可以作为拥有国家之人的一面镜子,负责谏议的大臣们也应当深入地学习,用心体会。
【评析】
《容斋.sbkk8./sanwensuibi/
随笔》共十六卷,成于南宋淳熙七年(1180),洪迈前后共用十八年精力完成。
作为一个勤奋博学的士大夫,洪迈一生涉猎了大量的书籍,并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作者在《容斋随笔》卷首开宗明义:余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先后,无复全次,故目之曰随笔。该书问世之际便震动朝野,就连当朝皇帝赵眘也对其爱不释手,将其作为自己的案头书。《宋史》称洪迈幼读书日数千言,一过目辄不忘,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