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五
雨慢琴弦。,’王卿华云:“断香浮缺月,古佛守昏灯。”汪可舟云:“客久人多识,年高众病归。”吴飞池云:“凉风不管征衣薄,落日方知行路难。”李穆堂云:“云在岫无争出意,石当流有不平鸣。”何南园云:“闲愁早释非关酒,旧学重温为课孙。”杨次也云;“浅水戏鱼如可拾,密林藏鸟只闻声。”周青原云:“鸟自下山人自上,一齐穿破白云过。”刘果云:“花间看竹嫌逢主,梦里闻鸡似到家。”章智千《送春》云:“青山驻景如留客,绿树成阴已改妆。”姚念慈《哭孙虚船》云:“有泪直从知己落,无文可共别人论。”尹似村《送南园出京》云:“乍亲丰采归偏速,不惯风尘住自难。”袁蕙缨云:“功名何物催人老?车马无情送客多。”宝意《哭环娘》云:“乍分烟岛情犹恋,略享春风死未甘。”香亭《渡淮》云:“田家饭麦风仍北,游女拖裙俗渐南。”春池《顺风》云:“天上鸟争帆影速,岸边人恨马行迟。”又有五七字单句亦妙者。鲁星村之“老怕送春归”,杨守知之“随身只有影同来”,王家骏之“园不栽梅觉负春”,啸村之“讳老偏逢人叙齿”,飞池之“孤鸿与客争沙宿”:皆是也。
六一
孔子曰:“刚毅木讷近仁。”余谓:人可以木,诗不可以木也。人学杜诗,不学其刚毅,而专学其木;则成不可雕之朽木矣。潘稼堂诗,不如黄唐堂:以一木而一灵也。余选钱文敏公诗甚少,家人误抄十余章。余读之,生气勃勃,悔知公未尽。居亡何,有人云:“此孙渊如诗也。”余自喜老眼之未昏。
六二
余尝极赏健庵甥咏《落花》云:“看他已逐东流去,却又因风倒转来。”或大不服,曰:“此孩童能说之话,公何以如此奇赏?”余曰:“子不见张燕公争魏元忠事乎?燕公已受二张嘱托矣!因宋琚一言而止。一生名节,从此大定。在甥作诗时,未必果有此意;而读诗者,不可不会心独远也。不然,《诗》称‘如切如磋’,与‘贫而无谄’何干?《诗》称‘巧笑倩兮’,与‘绘事后素’何干?而圣人许子夏、子贡‘可与言诗’:正谓此也。”
六三
高文良公巡抚江苏,为制府某所凌,势岌岌乎殆矣,而公声色不动,咏《天平山》云;“倚天峭擘无尘玉,堕地孤留不动云。”其时沈子大先生在幕府,和云:“白浪静教翻石下,碧云高不受风移。”
六四
阐乘上人《对月吊以中》云:“共玩君何往?江头独怆神。难将一片月,分照九泉人。”余在小市,买一古镜,背有诗云:“宝匣初离水,寒光不染尘。光如一轮月,分照两边人。”毛西河咏《镜》云:“与余同下泪,惟有镜中人。”三押“人”字,俱佳。
六五
高翰起司马《路上喜晴》云:“声传干鹊喜,步觉蹇驴轻。”乔慕韩《舟中》云:“雨声篷皆重,鸥影浪头轻。”
六六
有人过刘智庙,见壁上题云:“明时如此拔幽沦,荐祢须看士贡身。敢拟石渠容散木,竟教尘海作劳薪。变名梅尉非无地,捧檄毛生尚有亲。异日《儒林》与《循吏》,一编位置听他人。”诗尾署“竹初”二字。自命如此,可想见其不凡。
六七
王梦楼作云南太守,有纳楼夷民李鹤龄献诗云:“玉堂老凤留衣钵,沧海长虹卷钓丝。”梦楼喜,即用其二句为起句,续六句以赠别云:“旧事都随云变灭,新诗喜见锦纷披。殊方那易逢佳士,识面无如是别时。自负平生能说项,珊瑚几失网中枝。”
六八
昌黎云;“横空盘硬语。”硬语能佳,在古人亦少。只爱杜牧之云;“安得东召龙伯公,车干海水见底空。”又云:“鲸鱼横脊卧沧溟,海波分作两处生。”宋人句云:“金翅动身摩日月,银河翻浪洗乾坤。”本朝方问亭《卜魁杂诗》云:“龙来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