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净诸业障菩萨
大乘道来讲,还不够,还须“渐次成就”,再求进步,还要“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这是佛对净诸业障菩萨作最后吩咐,就是中国人所讲的求明师指点。是明师,不是名师;名师容易找,明师难啊!没有明师指点,容易堕入邪见,这也是由小乘道转入大乘道的关键。【若有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嘿!你看佛说话多有意思!刚才吩咐说求善知识,这里却又讲心里有所求就是烦恼,只要有一点想成佛成道的观念存在,已经不对了。只要有一点下意识有所求的观念,不是爱心就是憎心,喜欢就是贪爱,就是占有,就是我相。讨厌就是憎,就是怨恨,为什么讨厌?我不喜欢,还是我相。我讨厌这样的人生,所以喜欢学佛修道,这里就有了憎与爱。有了憎爱,就不能入清净觉海。学佛真难呵!【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此时,佛准备重新归纳作结论。【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
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
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若能归吾剎先去贪嗔痴
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净业汝当知】净诸业障菩萨你当知道,【一切诸众生】一切所有的众生,【皆由执我爱】都是因为执着我相,【无始妄流转】无始以来在生死轮回中流转。【未除四种相】未能去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得成菩提】所以不能成佛。【爱憎生于心】心中有贪爱憎恨之心,【谄曲存诸念】谄曲也是自己内心所生起,【是故多迷闷】自己制造了许多烦恼,所有一切烦恼都是庸人自扰,【不能入觉城】所以不能成就。【若能归吾剎】如果能够归依清净庄严之佛土,【先去贪嗔痴】先去除自己内心贪嗔痴,【法爱不存心】连有法可得有道可成之心也去除,【渐次可成就】慢慢就可以成就。【我身本不有】如果明白本来没有我,【憎爱何由生】怎么会有憎爱之心呢?【此人求善友】再一进步求善知识指导,【终不堕邪见】才不至于堕入邪见之中,因为中间岔路很多呀!【所求别生心】还不能存有所求之心,【究竟非成就】否则永远不能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