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义(附亲闻记)
同故。亦名发起序。发起一经之端序故。此经因请而说,必有发起之师,故首章判入序分。不同弥陀经无问说故。佛自为发起故。佛告长老至现说法数句,灵峰老人判为发起序也。

    【记】圭峰大师疏,无别序。别序又名发起序。凡经必有发起,故山僧判文殊章为别序。

    丙一文殊启请——文殊章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讲】此众中具仪也。具仪不外三业。起座礼足,是身业恭。绕佛三匝,是意业诚。叉手白佛,是口业敬。如来既于不二境中现土,菩萨亦应于不二境现身。所以有主伴可别,说听分明也。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讲】此备说请词也。请词有二:一为现在大众。二为末世众生。如文可知。开口便称大悲世尊,足见现在未来,俱有苦可拔也。以悲是拔苦义故。又称大者。不唯令现在得益,且利及当来也。此会,即平等法会。来众,通指上十万人也。如来是诸佛之通号,谓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是已成佛果之人也。本起因地,指佛在凡夫时,最初发心之因地。即楞严所谓不生不灭为本修因,大乘止观云自性清净心,是也。法行者,即因地所修无漏妙行。此乃出世之芳规,是如律如法之行也。此段请意,大似阿难于楞严会上见佛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最初方便之意。彼则为己,此则代众。意虽同,其所以请者异也。故后有及说菩萨等言。菩萨虽未成佛,誓期必成。以根大茎大,不乐小乘法行。所以能信大教,解大理,立大志,修大行故。能于大乘中发清净心,以期成大因,证大果故。清净心,即菩提心也。意欲直取无上菩提,不为人天有漏,二乘无漏等法之所混扰。故云清净。所发之心有三:一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深心,乐集一切诸善法故。三大悲心,普度一切众生苦故。意谓念真如不念余法,集善法对治不善,度众生不住度相,故三心皆清净也。三心圆发,诸病发生无由,故能远离诸病。详阅下之十章。章章有病,能障正修。既能离病,则十章之正修,俱得成就,所以云首章为发起序也。能使下,是为未来,以显利益之深且远耳。未来二字,通指佛灭度后。末世者,别别为末法时,谓正像二法已过之时也。此时去圣既遥,背教日远。不知求大乘者,无庸论矣。纵有一二发大乘心,不知如来因地法行,不学菩萨发清净心,其不至于错乱修习,不堕邪见者几希矣!文殊悬念及此,所以致斯二问,足见大士为人之苦心也。佛顶经云:“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外道魔眷,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正此意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讲】此至再不已,必至于三。其殷勤恳切之意,已自可见。

    丙二师资缘合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讲】此师与资合。请合佛心,所以许宣也。重言善哉,以二问皆符佛意故。汝指文殊,等兼大众,以十万云集,一人问即众问故。咨询下,牒前请词。佛加以得正住持句,即显前之三心。以直心正念,不念余法为正。深心集善,安住修习为住。悲心普度,誓愿摄持为持。三心能发,邪见无由发生,故云不堕。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是故菩提心不可暂忘也。可不慎欤!末二句诫许。大论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为说”。今佛既赞其问,又诫其听,是师缘与资合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圆觉经简介 >圆觉经目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义(附亲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