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述要
第七识转平等性智。是以眼根清净,转成所作智。

    根清净故,眼识清净。

    根尘相缘,而生眼识。根清净不取著于尘,则眼识清净。

    识者第六识也。第六识具分别用,此分别用,见分所摄。前五识对缘,必有一分意识俱,名率尔堕心。率尔心后,必有寻求。今根清净不妄取尘故,是以第六识清净转妙观察智。因为这种原因,所以根清净则眼识清净。

    识清净故,闻尘清净。

    以第六识已转妙观察智,是以见分不取著相分。以识不取尘故,所以闻尘清净。

    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

    如上同理可知。以如是道理,见、闻、觉、知,一切清净。故曰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根清净则不取于尘,根不取尘,则尘不染心。是以色尘清净,声尘清净,香尘清净,味尘清净,触尘清净,法尘清净。于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清净。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者,地水火风四大所造。既然六尘是四大所造,故六尘清净,四大自然清净。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

    四大所造色,内造五根。五根者,眼耳鼻舌身。外造六尘,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根是能依,尘是所依,能依为正报,所依为依报。依正二报,成二十五有。

    二十五有者,于三界中,有二十五种果报。欲界有四恶趣(地狱、鬼、畜生、修罗),四洲,六欲天。色界有四禅天,及大梵天、净居天、无想天。无色界有四空处,是名二十五有。

    四大清净,故十二处清净。十二处者,六根对六尘是生识之处,故曰十二处。其中由于法尘清净故,所以意根亦清净。故曰四大清净故,十二处清净。

    既然六根六尘皆清净,所以生六识亦清净。故根尘识十八界皆清净。

    既然十八界清净,当然依正二报皆清净。故曰二十五有清净。

    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彼清净者,四大、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也。四大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者,世间法也。自十力以下,明出世法清净。

    十力者,佛于方便智中,开出十力,十力即佛之十种智力。一、知是处非处智力,二、知过去现在未来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碍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

    四无所畏。佛既具十种智力,于一切法决定明了故,于大众中说法无畏。四无所畏者,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法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四无碍智者,一、法无碍智,二、义无碍智,三、词无碍智,四、乐说无碍智。

    十八不共法。谓佛十力内充,四无所畏外显,所以一切功德智慧,不共凡夫三乘,名十八不共法。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三十七道品者,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圆觉经简介 >圆觉经目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