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抉隐
次说末世众生,希望成道,不求内悟于心,惟欲多闻增慧,不知徒增我见,于事无益,但当精勤除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于诸境前来,不起贪嗔爱慢谄曲嫉妒等病,自他恩爱,一齐寂灭,如是入于正轨,渐可成就。但须求善知识以为导师,方不堕于邪见,若别有所求,仍不离憎爱,则终不能入清净觉海。但当二字,亦决绝了当之词,海乃汪洋无际义,大自在游戏之地,总之业障粗细,惟存我相,虽臻等觉,亦有余习,不名为净,必理事双融,人法两空,乃称净业。
调御指佛。
养滋长也。
相续无明与憎爱亘薰不断也。
骸骨节。
弦急也。
缓慢也。
摄养调伏。
乖方不合宜也。
殚尽也。
诽谤腹诽口谤也。
愍同悯。
谄取媚也。
曲不平直也。
嫉妒忌刻也,修行中最下之劣性。
十一、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藐三菩提。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骄慢,况复抟财妻子眷属,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万刹。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
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骄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