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净空法师主讲)
,皆称为经。古来大德解释经字,常用贯、摄、常、法四字。贯是贯穿所说之义理,换句话说,每一部佛经都是一篇有系统的文章,从头到尾一直贯穿下来,绝无杂乱,摄为摄持所化之众生,使读者百读不厌,如磁铁吸针一样。常是古今不易,法是远近同遵,确实超越时间与空间,即今人所说之真理。

    本经是唐朝玄奘大师翻译的,大师是河南偃师人,姓陈名袆。十三岁在洛阳净土寺出家,贞观三年到印度求学,历一百二十八国。当时西域与印度均未统一,有许多小的国家。留学到中印摩竭陀国那烂陀寺,此项古迹到现在依然存在。他受业于戒贤论师及胜军居士,他的老师是一僧一俗。贞观十九年回国,三年去的,往返共十七年。大师世寿六十五岁,圆寂于唐麟德元年二月初五,公元六六四年。由印返国后翻经十九年,翻成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份量之多为译经师之冠,对中国有最大的贡献。所译经典均收入大藏经。这部心经是大师在贞观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在终南山翠微宫翻经院译的。过去南京金陵刻经处杨仁山老居士曾把大师所译经典刻版流通。该刻经院曾送我一全套,我把它收藏在达拉斯佛教会五0一楼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即观世音菩萨,中文译此菩萨名字有两种,翻‘自在’是表智慧,菩萨有究竟圆满的智慧,于法自在。翻为‘观世音’表菩萨大慈大悲,循声救苦,此二名各有取义,表明菩萨自行化他。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是修行,历事练心。凡夫心不清净不平等,菩萨是觉悟的人,在一切顺逆境中修清净心平等心,以究竟圆满的智慧,行甚深境界的般若。深对浅而说,在经教中有浅深二种:第一类人空般若,破除我执,但见于空,不见不空,此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三乘所修的,谓之共般若,贤首家称为大乘始教。第二类法空般若,不但人我空,法我亦空。更进一步,破了法执,不但见空,又见不空,此与前面三乘人所见所悟的不同,称为不共般若,亦即圆教初住以上菩萨所证的,教下谓之实教菩萨,包括大乘的终教、顿教、圆教。观自在菩萨所证的即深般若波罗蜜。

    照见是功夫,智慧的运用,修行的枢纽。为三智用,此三智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亦即智慧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们的见解与看法就属于智慧。第一种空观深者,能断见思惑,显一切智,见真谛,真谛即哲学家所说的本体。第二种假观深者,能断尘沙惑,显道种智,见俗谛,就是对法界自然现象完全通达明白。第三种是中观深者,能破无明,显一切种智,见中谛。一切智与道种智是一不是二,前面两种的观照均偏在一边,未达到圆融。等到观照功夫深了,知道一切性相理事是一不是二,对宇宙人生之真相完全明白,无丝毫疑惑,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见到中谛。

    五蕴即万有,分为色、心二法。色法即物质,一切物质皆以色为代表。心理精神方面的以心为代表,心分为四类,受、想、行、识。受是前五识,想是第六意识,行是第七末那识,识是第八阿赖耶识。

    色法是物质,物质是众微聚,聚是因缘生法。缘聚则生,缘散则灭。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说明五蕴以及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讲众微是比喻,说明所有物质皆是由众多微细分子聚合的。现在科学仪器进步,可以用显微镜看到原子电子以及基本粒子。金刚经讲所有物质皆为一合相,由分子组合成为一切物质,佛的五眼圆明比我们用显微镜观察还要来得准确。

    佛说基本物质有四种特性,谓之四大,即地、水、火、风。地大代表物体,它虽然小到肉眼看不到,而确有其物体之存在。火大代表温度,水大代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目录 > 讲记(净空法师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