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要释(斌宗法师讲述)
上面略把涅槃的种类讲完,现在要来说明它的意义了。

    涅槃是梵语,正音为波利匿缚男,旧云涅槃,今顺古亦云涅槃。又名泥洹,或云涅槃那,皆音之讹略,或楚夏不同。旧译为灭度,或云寂灭、无为、解脱、安乐、不生不灭等,名虽异其义则同。今单举灭度和寂灭二义释之:灭度,即灭除烦恼,度脱生死的意思(小乘涅槃则灭见思烦恼度分段生死;大乘则灭尘沙、无明烦恼,度脱变易生死)。寂灭,寂谓理性寂静,灭谓烦恼灭除。亦可说,证得寂静之体性自然烦恼灭除,烦恼灭除自然证得寂静体性。智论云涅名为出,槃名为趣,谓永出诸趣生死,则此亦可译为出趣也。

    若据新译玄奘法师则译为圆寂,此义比较来得完善,因为寂灭、灭度、解脱等译,不过仅约断德方面言(断灭生死烦恼)。圆寂则统明智断二德。今略释之: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寂。简单的说:即德无不圆,患无不寂。详细的说:即福慧二严做到圆满无缺(圆),三惑烦恼彻底清除,二种生死完全度脱(寂),永远不再被烦恼生死所困扰,回复圆明寂照的本有心体,而获到一种纯善纯美的庄严解脱。这就是涅槃的境界圆寂。圆约进善方面言(成就一切福德);寂约灭恶方面言(断惑灭苦)。

    据此研究起来,圆寂似乎属大乘无为涅槃,寂静、灭度等为小乘涅槃。

    要之,圆寂也就是指得圆明寂照之真心。因为它真心本具一切功德(圆)永离一切烦恼(寂)故。成佛即证此真心,而涅槃并非诸佛的专有品,不过凡夫一向为梦想所蒙昧,因此不能证得。所谓迷则颠倒梦想,悟则究竟涅槃。今既被般若照见梦想虚妄不实,自然不生颠倒执著,则真心显现不被所迷了。但此梦想根本是依本觉真心而起的,我人如能灭一分梦想,即证一分真觉(如镜子去了一分尘埃即现一分光明),乃至全灭全证。至此则一切功德智慧无不复归圆满,一切烦恼生死无不毕竟空寂,这便叫做究竟涅槃。如福德智慧有所未圆满者则有所求,烦恼业惑有所未寂灭者则有所断;有所求所断还说得上究竟二字呢?无所求,无所断,这才够称为究竟涅槃。

    按究竟涅槃也就是指得大灭度拣非小灭度(只灭见思烦恼,只度分段生死)。

    细考究竟二字乃至极之谓,是对不究竟说。小乘有余涅槃谓之不究竟,今指大乘无余涅槃,故曰究竟涅槃。究竟二字有人把它作动词解释,谓能远离颠倒梦想便可以究竟证得涅槃。若这,则不一定指为大乘无余涅槃,可是本经系属大乘般若部,所明的是大乘理,当然所证不是大乘涅槃是什么□因此,还是作形容词解释指大乘无余涅槃比较来得完善。又世有一班不懂教义的人,竟以涅槃认为死的别名,这是根本错误的!要知道,它涅槃是由诸佛历劫辛苦,积行一切功德所换来的代价。就以小乘涅槃来说也要积修许多功行才能成就,岂可以一般人的死就是涅槃,这样未免太失了涅槃的身格。至于僧人逝世称为圆寂,这是拿来赞叹其修行功圆果满的一种表示。或者他的功行,已经证到涅槃的境界亦未可知。总之,不能说死即是涅槃就是了。如果死就是涅槃,那末,狗死则曰狗涅槃,乃至鸡死则曰鸡涅槃。这一来,未免太笑话了。

    现在不厌麻烦再来把这段文总释一下:无所得,即是无任何自性见的执著。虽则诸法本无自性皆空然而有情由于无明梦想的蒙昧,妄生种种执著,若无般若毕竟空慧,怎能照彻诸法皆空之理,诸法一经般若的照察之下,一一悉皆现出他们的原形来皆空(无所得)。因为有所得,则有执著,一有了执著,就要发生挂碍,有了挂碍,就免不了恐怖则颠倒,梦想就不断地活动著了,那怎能获到寂灭解脱的田地?菩萨依般若照了诸法皆空,自然不生执著,既不执著,就没有挂碍了,既无挂碍,那还有什么恐怖的呢?既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目录 > 要释(斌宗法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