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乐。正明舍大国之王位,悉因为众求法,以能利众故终致成佛也。

    庚二结会今古

    佛告诸比丘:“尔时王者,则我身是。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今我具足六波罗密、慈悲喜舍、三十三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自发大乘心,并助人发大乘心者,为善知识。六波罗密以下十一种功德,均见前释。成等正觉,广度众生,佛悉归功于天授宣说是经之力。显如来于一切众生及一切法相,悉照以平等大慧,了无执著差别之相也。

    己二明天授当来成佛

    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天道。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广为众生说于妙法,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发缘觉心,恒河沙众生发无上道心,得无生忍至不退转。

    此为授现前记,即记天王佛成佛时之果相。大千界每一成住坏空为一大劫,一住劫为一中劫。无上道心即菩萨心。无生忍者,证于无生法性之理,印可于心,不复可退转破坏,故名无生忍。菩萨已证于不生不灭之法性,即可得证无生忍。初地创证真如,暨八地之无相行不退,均是得无生忍义。二乘人于平等真如之法性未能了知,执著于善法、恶法之差别,因有生佛之异相。今法华会受佛记者,多为随顺佛教之众,而天授为违害佛教之人亦获受记。此大乘妙法所以为统摄群生,使一切皆导归佛智也,是为授无怨恨之记。

    “时天王佛般涅槃后,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宝塔,高六十由旬,纵广四十由旬。诸天人民,悉以杂华、末香、烧香、涂香、衣服、璎珞、幢旛、宝盖、伎乐、歌颂、礼拜、供养七宝妙塔。无量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议众生发菩提心,至不退转”。

    此明授灭后记,谓记天王佛灭度后之果相。

    己三结闻经获益

    佛告诸比丘:“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此释净信是经、获受利益。净心信敬,谓清净其心信受敬奉也。若不体佛之平等大慧,不知众生皆有佛性,但执著于种种差别法相,以为某当堕狱,某当成佛,某为善人,某为恶道,此皆违于如来生佛同体之平等大慧,即为其心不净。由不净故不信,由不信故疑。以为此品经文,不过示佛不念恶之德,及佛戒人以不当念恶而已。甚或疑此品为本来无有,为非佛所说,如此皆为不净、不信、不敬,断佛种子,即系自绝于佛,更何由永离恶趣,生恒值佛及当闻此经,或升梵天,或生净土,受有得近菩提之报也哉?

    戊二明文殊与众顺缘善友之力

    己一智积请归释尊留止

    于时下方多宝世尊所从菩萨名曰智积,白多宝佛,当还本土。释迦牟尼佛告智积曰:“善男子!且待须臾。此有菩萨名文殊师利,可与相见论说妙法,可还本土”。

    多宝如来本为东方过去古佛,兹云下方者,从其涌出之方称之也。智积以说法既毕,故请多宝还归本土。而释尊告使暂留,因以引起文殊师利教化龙女之事。

    己二文殊涌出来见智积

    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从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鹫山。从莲华下,至于佛所,头面敬礼二世尊足。修敬已毕,往智积所共相慰问,却坐一面。

    娑竭罗龙王、即盐哈龙王。二世尊、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妙法莲华经讲演录简介 >妙法莲华经讲演录目录 >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