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一
是处。但以诸佛威德力故,令诸众生具佛功德,而佛如来无有分别,无成无坏,无有作者,亦无作法。佛子!是为如来、应、正等觉出现第八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复次,佛子!如依虚空起四风轮,能持水轮。何等为四?一名:安住,二名:常住,三名:究竟,四名:坚固。此四风轮能持水轮,水轮能持大地令不散坏。是故说:地轮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虚空,虚空无所依。虽无所依,能令三千大千世界而得安住。佛子!如来出现亦复如是,依无碍慧光明起佛四种大智风轮,能持一切众生善根。何等为四?所谓:普摄众生皆令欢喜大智风轮,建立正法令诸众生皆生爱乐大智风轮,守护一切众生善根大智风轮,具一切方便通达无漏界大智风轮。是为四。佛子!诸佛世尊,大慈救护一切众生,大悲度脱一切众生,大慈大悲普遍饶益。然大慈大悲依大方便善巧,大方便善巧依如来出现,如来出现依无碍慧光明,无碍慧光明无有所依。佛子!是为如来、应、正等觉出现第九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复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既成就已,饶益无量种种众生。所谓:水族众生得水饶益,陆地众生得地饶益,宫殿众生得宫殿饶益,虚空众生得虚空饶益。如来出现亦复如是,种种饶益无量众生。所谓:见佛生欢喜者,得欢喜益;住净戒者,得净戒益;住诸禅定及无量者,得圣出世大神通益;住法门光明者,得因果不坏益;住无所有光明者,得一切法不坏益。是故说言:‘如来出现,饶益一切无量众生。’佛子!是为如来、应、正等觉出现第十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佛子!菩萨摩诃萨知如来出现,则知无量;知成就无量行故,则知广大;知周遍十方故,则知无来去;知离生住灭故,则知无行、无所行;知离心、意、识故,则知无身;知如虚空故,则知平等;知一切众生皆无我故,则知无尽;知遍一切刹无有尽故,则知无退;知尽后际无断绝故,则知无坏;知如来智无有对故,则知无二;知平等观察为、无为故,则知一切众生皆得饶益,本愿回向自在满足故。”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十力大雄最无上,譬如虚空无等等,境界广大不可量,功德第一超世间。
十力功德无边量,心意思量所不及,人中师子一法门,众生亿劫莫能知。
十方国土碎为尘,或有算计知其数;如来一毛功德量,千万亿劫无能说。
如人持尺量虚空,复有随行计其数,虚空边际不可得,如来境界亦如是。
或有能于刹那顷,悉知三世众生心,设经众生数等劫,不能知佛一念性。
譬如法界遍一切,不可见取为一切;十力境界亦复然,遍于一切非一切。
真如离妄恒寂静,无生无灭普周遍;诸佛境界亦复然,体性平等不增减。
譬如实际而非际,普在三世亦非普;导师境界亦如是,遍于三世皆无碍。
法性无作无变易,犹如虚空本清净;诸佛性净亦如是,本性非性离有无。
法性不在于言论,无说离说恒寂灭;十力境界性亦然,一切文辞莫能辩。
了知诸法性寂灭,如鸟飞空无有迹,以本愿力现色身,令见如来大神变。
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
是故佛子应善听,我以少譬明佛境,十力功德不可量,为悟众生今略说。
导师所现于身业,语业心业诸境界,转妙法錀般涅槃,一切善根我今说。
譬如世界初安立,非一因缘而可成,无量方便诸因缘,成此三千大千界。
如来出现亦如是,无量功德乃得成,刹尘心念尚可知,十力生因莫能测。
譬如劫初云澍雨,而起四种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