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一 方便品第二
即谢掉了,所以它就珍贵希有了。现在这种妙法和这种华是一样希有的。「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佛所说的言词,都是真实不虚的。「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虽然,这是开权显实的妙法。可是佛为真实的法而施一种权巧方便随宜说法,观机逗教,应人说法。「意趣难解」:这其中的道理是不容易明白的。「所以者何」:什麽缘故不容易明白呢?「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我用种种方便法和因缘来教化众生。「譬喻言辞」:又举出一些譬喻的言词,来「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这种法,不是用识心来分别思量,就能明白。不要用第六意识和第七分别识来揣测佛所说的法。「唯有诸佛乃能知之」:唯有佛和佛之间,才能知道这种法。「所以者何」:这是什麽道理呢?「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什麽是大事因缘呢?我们每一个人现在想一想,那一件事是我们的大事?释迦牟尼佛为一大事因缘出世,这个大事,到底是什麽大事?这大事就不是小事,要是小事,就不会说是大事。这是很简单的一个答案。那麽还有一个很深的解答,你们自己再想一想。那是非常之妙,妙到什麽程度呢?妙到不能想像的程度、也就是不可思议。前边已经讲过,说是不可以「思量分别之所能解」,「不分别,不思量」,这就是妙法。我叫你们回答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不需要答覆,因为它是没有答案。此处讲得太奇怪了,本来有答案,为什麽又说没有答案?因为现在释迦牟尼佛将欲入涅盘前,这个答覆唯有释迦牟尼佛,才能判断。我现在判断这个问题,还不够资格,所以我们大家最好是把这个问题忘了,不要去想它。可是,虽然说最好是忘了,但我相信各位一定忘不了,为什麽?因为是大事因缘,非小事因缘故。是大事因缘怎麽可以忘了呢?你有什麽法子可以把它忘了?忘不了的。忘不了那怎麽办?只好弄明白它。讲来讲去,这一大事因缘,我还没有说出来,现在我要和盘托出。这个大事因缘,好像现在我手里拿著什麽东西?你看见什麽东西叫?这是大事因缘,你知道了就是大事因缘。你说有什麽东西?你不知道?噢!这也是大事因缘。你看!有什麽?什麽也没有!这个大事因缘,也就是这样。大事因缘就是没有事,释迦牟尼佛要找一点事来做,也就为了要说法华经。说法华经就是大事因缘。那麽法华经是说什麽?是说法华经的妙法。这一种妙法是什麽?是不能想的,你一想就不妙了,你一问是什麽那就不妙了。那麽,我们听经做什麽?我们不听经不更妙了?谁叫你来的?你可以不听啊!

    还有一件大事,我们人也不应该忘了,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死大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生、有死,要把生死的事情搞清楚,这个大事才算办完。你生死的问题不清楚,你的大事就没有完成。我们若想要知道这个大事因缘,先要知道小事因缘。你不知道小事因缘,就不知道大事因缘。人是从什麽地方来的?从「无明」而来。这「无明」就是小事因缘,「生死」就是大事因缘。为什麽有生死?因为你有「无明」,这「无明」一有了,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全都跑出来了。若没有「无明」,这些问题一概都没有。有了「无明」,就有了问题。有了问题,就有「生死」。所以我们先要把小事的因缘弄清楚了,就会清楚大事因缘。为什麽?因大事由小而变大的,小孩子由小长成大人,由大而老,由老而死。你若不知道根本的小事因缘,那麽,大事因缘也不能解决,所以现在先要把无明破了,无明破了,就不会日积小业而酿成大灾,故这一大事因缘自然而然就了了。

    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法华经简介 >法华经目录 > 卷一 方便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