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二 譬喻品第三
要度众生共成佛道。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这誓愿成。不要尽管他人闲事,所谓:「他不好,他不对」,不要只看他人的错处,应除掉自己心中的妄想。即使是称心如意的事,也不过是快乐的妄想,应看破放下,证得中道了义。每天皆平稳地行持中道,终有一天会开悟,开悟即成佛。四宏誓愿是很重要,故如经文上说「宝绳交络」。

    真珠罗网张施其上全华诸缨处处垂下众彩杂饰

    周雨围绕柔緛缯纩以为茵褥上妙细毡价值千亿

    鲜白净洁以覆其上有大白牛肥壮多力形体姝好

    以驾宝车多诸傧从而侍卫之以是妙车等赐诸子

    「真珠罗网」:譬喻佛的慈悲门。「张施其上」:譬喻佛有大慈悲,普度一切众生。「金华诸缨」:譬喻四摄法:(一)布施,真诚布施,不是出于勉强。因一切众生都有贪求,所谓:「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牵」,行菩萨道要布施。(二)爱语,说话能令他人快乐,令人人都欢喜听。(三)利行,一切所作所为以利益他人为本。(四)同事,欲度某一种人,必先与之交友,共同相处,日子久了,自可度之。「处处垂下」:表示无所不度,到处行四摄法。「众彩杂饰」:多彩色以装饰此车。「周匝围绕」:车上庄严微妙。「柔緛缯纩,以为茵褥」:即前文所说「重敷婉筵」,故「柔緛」。「上妙细毡,价值千亿」:譬喻观照智慧。「鲜白净洁,以覆其上」:无一切恶即「鲜白」,意谓修身必先严持戒律。「有大白牛」:譬喻无漏智慧。「肥壮多力,形体姝好」:譬喻具足一切万法。「以驾宝车」:即以无漏智慧修大乘佛法。「多诸傧从,而侍卫之」:譬喻方便波罗蜜。方便法正是助大乘法者;修行无漏智慧,仍需要有其他各种法门协助。修无漏智慧,存贪念即有漏,有瞋心即有漏,有痴心也有漏,有慢心、疑心、邪见也是有漏。必先去除贪、瞋、痴、慢、疑,离一切习气毛病,才可得无漏智慧。外道及二乘都用此方便法。「傧从」也可用譬喻果地的神通,可以遂意而用。「以是妙车」:等依大乘法修行,将来得证佛果。

    诸子是时欢喜踊跃乘是宝车游于四方嬉戏快乐自在无碍

    众生听闻大乘法,得悉大乘妙法之境界乃不可思议,妙不可言,而欢喜踊跃。依照大乘法修行,通达所有佛法,如四谛法、六度法、十二因缘、四无量心、四无碍辩、四念处、四正勤等法具足,以法为精神食粮,但觉自在无碍。

    告舍利弗我亦如是众圣中尊世间之父一切众生

    皆是吾子深著世乐无有慧心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

    炽然不息

    佛告诉舍利弗,我亦如这长者一样,我乃众圣之尊,世间一切众生之父,所有众生皆是吾子。可是他们都执著世间之乐,以苦为乐,失却智慧。其实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三苦、八苦、众苦充满,很容易就堕落到三恶道去,故甚可怖畏。孩子初生即哇哇大哭,孩子出胎如生龟脱壳;人死时如活牛剥皮,人老时身体一切机能衰退,人到死时,医生也束手无策,难保不死。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等众苦交煎。众生的业力日益深重,故火越烧越盛,没有止息。

    如来已离三界火宅寂然闲居安处林野今此三界

    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

    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佛已离三界火宅,优游自在,寂然闲居世外桃源,安处林野。但此三界都是佛所有,一切众生皆是吾子。如今三界中多诸患难,充满毒虫猛兽,唯佛一人才能救护。佛谓一切众生皆是其子,但有些众生却不认慈父,竟毁谤三宝。人在世间之父是造业而生,而佛乃出世间之父,我们法身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法华经简介 >法华经目录 > 卷二 譬喻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