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别教谓修诸法空,而成就三十二相;圆教谓授记而成就三十二相。以上是由藏、通、别、圆来判这三十二相。佛又得到八十种随形相好。佛的圆满报身现出一种最殊胜的紫磨金色。佛有十力、四无所畏。佛说法时,犹如狮子吼,无所恐怖,又有菩萨的四无所畏:(一)总持不忘,把所有的法记得一清二楚,故得善说法要无所畏。(二)尽知法药,知道那一种药来根洽某一种众生的病。(三)问答法无所畏。(四)能解众疑,说法无所畏。佛又用四摄法来摄受众生:1、布施。2、爱语。3、利行——身口意行善。4、同事——和众生做一样的事情。
佛又得到十八不共法。1、身无失:佛由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保持法身慧命,没有过失,身不犯杀、盗、淫,故身无失。2、口无失:口所说的是无上甚深微妙法。3、无忘:名念无失。4、无异想:佛唯有生生世世求无上觉道,没有其他的妄想和欲念。5、无不定心:佛不但没有其他的妄想,而且生生世世修持禅定,故有甚深妙定,心不散乱。6、无不知己舍心:佛对一切法悉知悉了,但是对一切法无所著住,把一切法舍了,故了无可得。7、意无减:佛生生世世愿意教化众生,接引有情,无退转心。8、精进无减:只有精进,没有後退的时候。9、念无减:念三世一切诸佛所修的法,而不间断,时刻不减少。10、慧无减:智慧一天比一天增加。11、解脱无减:渐渐得到解脱,一天比一天自在。12、解脱知见无减。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14、一切口业,随智慧现。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16、过去的智慧无障。17、未来的智慧无障。18、现在的智慧无障。
这十八种的法唯佛独有,在菩萨、缘觉、声闻三乘不能共这十八种法,故名十八不共法。佛有无量神通,乃至于成正等觉,成就菩提。广度众生,皆是藉著提婆达多教化的力量,而成就佛道。
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後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天道。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广为众生。说于妙法。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发缘觉心。恒河沙众生发无上道心。得无生忍。至不退转。
佛又告诉诸四众,提婆远多从现在起到将来无量劫,当得成佛,名号天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他成佛的世界名天道世界。当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个中劫。我们的世界每一增一减,为一劫。人寿以一百年减一岁,身高每一百年减一寸,由人寿八万四千岁,慢慢的减到十岁,从十岁又慢慢的增加到八万四千岁,故一增一减,名一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个中劫为一大劫。
在二十个中劫,天王佛为所有众生广说这一部妙法莲华经,这时有恒河沙数那麽多的众生,得证阿罗汉的果位,无量无边的众生发缘觉乘的心,有恒河沙数的众生发无上正等正觉的道心。他们都得到无生忍,到了不退转的境界。
时天王佛般涅盘後。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宝塔。高六十由旬。纵广四十由旬。诸天人民。悉以杂华。末香烧香涂香。衣服璎珞。幢旛宝盖。伎乐歌颂。礼拜供养七宝妙塔。无量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议众生发菩提心。至不退转。
这时,这位天王佛所应该教化的众生,已经教化完了,所应度的众生也度尽了,佛圆满了他所发的誓愿,故入涅盘。佛在世时候,正法住世有二十个中劫。佛灭度後,将佛全身的舍利存在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珍珠、玛瑙七宝造成之塔。塔高六十由旬(表示六度),纵广四十由旬(表示四念处)。所有的诸天人民,都用杂华、末香、烧香、涂香、衣服、璎珞、幢旛、宝盖、伎乐、歌颂,恭敬礼拜、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