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回:模棱人惯说模棱话 势利鬼偏逢势利交
逐一背过履历,交代过排场,司官又带他们从西首走了下来。他是道班,又是明保的人员,当天就有旨叫他第二天预备召见,又要谢恩,又要到各位军机大人前禀安,真是忙个不了。
贾大少爷虽是世家子弟,然而今番乃是第一遭见皇上,虽然请教过多人,究竟放心不下。当时引见了下来,先见着华中堂。华中堂是收过他一万银子古董的,见了面问长问短,甚是关切。后来贾大少爷请教他道:明日召见,门生的父亲是现任臬司,门生见了上头要碰头不要碰头?华中堂没有听见上文,只听得碰头二字,连连回答道:多碰头,少说话,是做官的秘诀。贾大少爷忙分辩道:门生说的是,上头问着门生的父亲,自然要碰头;倘若问不着,也要碰头不要碰头?华中堂道:上头不问你,你千万不要多说话。应该碰头的地方又万万不要忘记不碰;就是不该碰,你多磕头总没有处分的。一席话说的贾大少爷格外糊涂,意思还要问,中堂已起身送客了。
贾大少爷只好出来,心想:华中堂事情忙,不便烦他,不如去找黄大军机。黄大人是才进军机的,你去请教他,或者肯赐教一二。谁知见了面,贾大少爷把话才说完,黄大人先问:你见过华中堂没有?他怎么说的?贾大少爷照述一遍。黄大人道:华中堂阅历深,他叫你多碰头,少说话,老成*人之见,这是一点儿不错的。两名话亦没有说出个道理。
贾大少爷无法,只得又去找徐军机。这位徐大人上了年纪,两耳重听,就是有时候听得两句也装作不知。他生平最讲究养心之学,有两个诀窍:一个是不动心,一个是不操心。那上头见他不动心?无论朝廷有什么急难的事请教到他,他丝毫不乱,跟着众人随随便便把事情敷衍过去;回他家里依旧吃他的酒,抱他的孩子。那上头见他不操心?无论朝廷有什么难办的事,他到此时只有退后,并不向前,口口声声反说:年纪大了,不如你们年轻人办的细到,让我老头子休息休息罢!他当军机,上头是天天召见的。他见了上头,上头说东,他也东;上头说西,他也西。每逢见面,无非是是是,者者者。倘若碰着上头要他出主意,他怕用心,便推头听不见,只在地下乱碰头。上头见他年纪果然大了,胡须也白了,也不来苛求他,往往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后来他这个诀窍被同寅中都看穿了,大家就送他一个外号,叫他做琉璃蛋。他到此更乐得不管闲事。大众也正喜欢他不管闲事,好让别人专权,因此反没有人挤他。表过不题。
这日贾大少爷因为明天召见不懂规矩,虽然请教过华中堂、黄大军机,都说不出一个实在,只得又去求教他。见面之后,寒暄了两句,便提到此事。徐大人道:本来多碰头是顶好的事,就是不碰头也使得。你还是应得碰头的时候你碰头,不应得碰头的时候,还是不必碰的为妙。贾大少爷又把华、黄二位的话述了一遍。徐大人道:他两位说的话都不错,你便照他二位的话看事行事最妥。说了半天,仍旧说不出一毫道理,又只得退了下来。
后来一直找到一位小军机,也是他老人家的好友,才把仪注说清。第二天召见上去,居然没有出岔子。等到下来,当天奉旨是发往直隶补用,并交军机处存记。
这几天黑八哥一天好几趟来找他。黄胖姑也劝他:上紧把银子,该报效的,该孝敬的,早些送进去。倘或出了缺,黑大叔在里头就好替你招呼。贾大少爷亦以他二人之言为然。当时算了算,连前头用剩的以及新借的,总共有十三万五千银子。当下黄胖姑替他分派:报效二万两;孝敬黑大叔七万两;再孝敬四位军机二万两。余下二万五千两,以二万作为一切门包使费,经手谢仪,以五千作为在京用度。贾大少爷听了甚为入耳,满心满意以为这十几万银子用了进去,不到三个月,一定可以得缺的了。
且说此时周中堂虽然告退出了军机,接连请假在家,不问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