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道虚篇
而东贯须懞之先(25)。此其下无地,上无天,听焉无闻,而视焉则营(26);此其外犹有状,有状之余,壹举而能千万里,吾犹未能之在(27)。今子游始至于此,乃语穷观,岂不亦远哉!然子处矣。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上(28),吾不可久。”若士者举臂而纵身,遂入云中。卢敖目仰而视之,不见,乃止喜(29)。心不怠(30),怅若有丧,曰:“吾比夫子也,犹黄鹄之与壤虫也(31),终日行而不离咫尺(32),而自以为远,岂不悲哉(33)1若卢敖者(34)。

    【注释】

    (1)卢敖:战国时燕国人。秦始皇时为博士,奉命去求仙,逃隐卢山不归。乎:于。海:指荒远的地方。

    (2)太阴:这里指极北的地方。

    (3)关:《淮南子·道应训》作“阙”,故疑“关(關)”系“阙(闗)”形近而误。《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郤正》;“卢敖翱翔乎玄阙”可证。玄阙:传说中北方的一座大山。

    (4)蒙谷:传说中北方的一座山。

    (5)深目:凹眼睛。玄:通“悬”。准:鼻子。玄准:高鼻子。本句应与下句“雁颈而戴肩”句法一样,故疑“目”下夺一“而”字。《淮南子·道应训》正有“而”字,可证。

    (6)戴:章录杨校宋本作“戴”,形近而误,可从……:通“鸢”。鸢(yu1n渊):老鹰。

    (7)浮:这里是胖的意思。杀:这里是瘦的意思。

    (8)樊:纷杂。

    (9)碑下:竖的山石后面。

    (10)然:疑是衍文,章录杨校宋本无“然”字,可证,梨:旧校曰:“一本作‘■’,后文有“若士者食合蜊之肉”,故疑“梨”应作“蜊”。合蜊:蛤蜊。

    (11)吾子:您。倍:通“背”,背弃。

    (12)党:亲戚,朋辈。

    (13)六合:指天地四方。

    (14)非:责备,瞧不起。

    (15)伦:《淮南子·道应训》作“渝”,可从。渝:改变。解(xi8懈):通“懈”,懈怠,松驰。

    (16)北阴:指最北方。

    (17)若士者:那个人。悖(b¥勃):通“勃”。

    (18)中州:中原地区,内地。

    (19)戴:章录杨校宋本作“载”,形近而误,可从。载:充满。列:众多。

    (20)夫:那些。

    (21)■屼(t&w&突乌):孤秃的山。

    (22)罔浪:没有边际。

    (23)沉薶(m2i埋):沉寂。乡:地方。

    (24)杳(y3o咬)冥:幽深渺茫。党:地方。

    (25)须懞:《淮南子·道应训》作“鸿濛”,可从。先:疑是“光”形近而误。鸿濛之光:日光。

    (26)营:通“荧”,光亮微弱。这里是眼花的意思。

    (27)在:这里是那个地方的意思。

    (28)汗漫:不可知,虚无飘渺。这里指某个仙人,也可以作仙人解释。期:约会。九垓(g1i该):九重天。道家认为是天的最高处。

    (29)喜:《淮南子·道应训》作“驾”,可从。止驾:停止驾车前进。

    (30)怠(y0怡):通“怡”,和悦,愉快。

    (31)黄鹄(h*胡):鸟名。形似天鹅,传说中仙人所乘的大鸟。壤虫:指地上的小虫。

    (32)咫(h!只):八寸。尺:十寸。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33)以上事参见《淮南子·道应训》。

    (34)此四字与上下文不贯通,故疑是衍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论衡简介 >论衡目录 > 道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