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十
中得少为足,于未足中生满足证。这都是识蕴之中,用心不正,妄念与正念交互涌动,故生出这样的结果。众生愚顽迷妄,不能够自己思量判断,逢此境界现前时,各人以自己所喜爱的和原来的业习薰染去相应它,从而迷心而休息不前,认为这就是最终的归宿圣地。自称已满足了无上菩提道,造成大妄语。当这种同外道邪魔感应的作业终结之时,便堕入无间地狱。声闻、缘觉,不成增进。你们应当留心秉持如来的破魔法道,将这法门,在我灭度后,传示于末法时期,让广大的众生觉了修禅中途成狂的十种差别之义,不使他们在修道中同魔相应而自遭沉孽。保护救度禅定中修行人,消息邪见之缘,使他们的身心投入佛的知见,从始自终不遭遇岐途。这个法门,从前的世代,如恒河沙那样多劫时之中,像微尘般多的如来,都是乘这个法门而得以心开,成就了无上圣道的,识蕴如果消尽绝灭,那么,你现前的眼耳鼻舌身意诸根都能互相圆用,从这互相圆用之中能够入菩萨金刚干慧圆明精心,从中发化出神通变行。犹如洁净的琉璃,内中含藏宝月。像这样乃至于超越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甚至菩萨所行的金刚十地,具备了同于佛的觉悟圆明之心,进入如来妙庄严海,圆满了菩提圣道,归于无所得的涅槃境界,这就是过去的先佛世尊在奢摩他正定之中,用觉明之心去分析辨别微细的魔事。如能遵佛所说,当魔境现前时,你就能够谙识分辨,心体中的尘垢既已洗除,便不会落入邪见,陰魔消灭,天魔摧碎,大力鬼神夺魄逃逝,魑魅魍魉不再出来作祟。这样直达菩提,诸种功德,无诸少乏,下劣增进,对于大涅槃境界,心体不迷惑沉闷。如果在末法时期,愚钝的众生,不晓得识别禅那境象,不懂如来的说法,但乐意去修三昧禅定,你怕他们堕入魔道,可以一心劝导他们持诵我佛顶陀罗尼咒。如果不能诵读,就写在禅堂中,或者带在身上,这样,一切的邪魔都不能扰动他们。你应当恭敬钦承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遗留下来的轨范。

    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诲。顶礼钦奉。忆持无失。于大众中重复白佛。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来微细开示。又此五陰。为并销除。为次第尽。如是五重。诣何为界。惟愿如来发宣大慈。为此大众清净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作将来眼。

    阿难立即从自己的座上起身,聆听完佛开示和教诲后,顶礼膜拜,恭恭敬敬地奉持著如来法旨,心中忆持著勿使忘失。阿难在大众中,反复向佛说,如佛你所说五蕴相中,五种虚妄,是本想心。我们平时没有听过如来的微细开示,还有这五蕴是一并消除呢?还是依次而除尽?像这五重妄想,在哪里为其界线呢?唯愿如来发大慈悲,宣示大法,为这里的大众进一步开示,清净他们的心目,并且也为将来末法时期的众生作正确的眼目。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佛告诉阿难,精微真如是妙明的,本觉是圆融清净的,并不留有生与死以及种种的尘垢杂染。甚至于虚空,都是因妄想而生起的。这都是源于本觉妙明真精,一念妄动便生发出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以虚为实。妄的根本是无因的,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之为自然。那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都是众生妄惑之心的计度。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楞严经简介 >楞严经目录 > 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