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
县入焉。有白鹿山。新乡,望。东北有故临清关,东南有故延津关。黎阳。上。武德二年以县置黎州,寻没窦建德。四年,建德平,复以黎阳、临河、内黄、澶水,魏州观城、顿丘,相州之荡源置;是年,以顿丘、观城还隶魏州,荡源还隶相州。贞观十七年州废,省澶水,以黎阳来属,内黄、临河隶相州。有白马津,一名黎阳关;有大岯山,一名黎阳山;有新河,元和八年,观察使田弘正及郑滑节度使薛平开,长十四里,阔六十步,深丈有七尺,决河注故道,滑州遂无水患。
贝州清河郡,望。本治清河,武德六年徙治历亭,八年复故治。土贡:绢、氈、覆鞍氈。户十万一十五,口八十三万四千七百五十七。县八:清河,紧。清阳,紧。武德四年析置夏津县,九年省。武城,上。经城,望。西南四十里有张甲河,神龙三年,姜师度因故渎开。临清,望。大历七年隶瀛州,贞元末来属。漳南,上。历亭,上。夏津。上。本鄃,天宝元年更名。
澶州,上。武德四年析黎州之澶水,魏州之顿丘、观城置。贞观元年州废,县还故属。大历七年,田承嗣表以魏州之顿丘、临黄复置。土贡:角弓、凤翮席、胡粉。县四:顿丘,望。清丰,上。大历七年析顿丘、昌乐置,以孝子张清丰名。观城,紧。贞观十七年省入昌乐、临黄,大历七年复置。临黄。紧。东南有卢津关,一名高陵津。
邢州钜鹿郡,上。本襄国郡,天宝元年更名。土贡:丝布、磁器、刀、文石。户七万一百八十九,口三十八万二千七百九十八。县八:龙冈,上。武德元年析龙冈、内丘置青山县,开成五年省入焉。沙河,上。武德元年置温州,四年州废来属。有铁。南和,紧。武德元年置和州,四年州废来属。钜鹿,上。武德元年置起州,并析置白起县。四年州废,省白起,以钜鹿隶赵州。贞观元年来属。有大陆泽;有咸泉,煮而成盐。平乡,上。武德元年置封州,四年州废,来属。贞元中,刺史元谊徙漳水,自州东二十里出,至钜鹿北十里入故河。任,中。武德四年置。尧山,上。本柏仁。武德元年置东龙州,四年州废,隶赵州,五年来属。天宝元年更名。内丘。上。武德四年隶赵州,五年来属。有铁。
洺州广平郡,望。本武安郡,天宝元年更名。土贡:施、绵、、油衣。户九万一千六百六十六,口六十八万三千二百八十。县六:永年,望。平恩,上。临洺,紧。武德元年以临洺、武安、肥乡、邯郸置紫州,四年州废,县皆隶磁州,六年以临洺、肥乡来属。狗山有太宗故垒,讨刘黑闼于此。鸡泽,上。武德四年置。有普乐县,武德初置,后陷窦建德,遂废。有漳、氵名南堤二,沙河南堤一,永徽五年筑。肥乡,上。州又领清漳、池水二县。会昌三年省清漳入肥乡,池水入曲周。曲周。上。武德四年置。
惠州,上。本礠州,武德元年以相州之滏阳、临水、成安置。贞观元年州废,滏阳、成安还隶相州。永泰元年,昭义节度使薛嵩表复以相州之滏阳,洺州之邯郸、武安置。天祐三年以“礠”“慈”声一,更名。土贡:纱、礠石。县四:滏阳,望。邯郸,上。贞观元年隶洺州。武安,上。武德六年隶洺州。有锡。昭义。上。本临水,武德六年省,永泰元年复置,更名。有铁。
镇州常山郡,大都督府。本恒州恒山郡,治石邑,义宁元年析隋高阳郡置。武德四年徙治真定。天宝元年更郡名。十五载曰平山,寻复为恒山。元和十五年避穆宗名更。土贡:孔雀罗、瓜子罗、春罗、梨。户五万四千六百三十三,口三十四万二千一百三十四。县十一:有恒阳军,开元中置。真定,望。武德六年析置恒山县,贞观元年省。载初元年曰中山,神龙元年复故名。槁城,紧。义宁元年置钜鹿郡,并析置柏肆、新丰、宜安三县,武德元年曰廉州。四年,以赵州之鼓城、定州之毋极、冀州之鹿城隶之,省柏肆、新丰、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