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志第十 地理一
楼烦并入本州。至元二十二年,割岢岚隶岚州,而宁化、楼烦并入本州。

    代州,下。唐置代州总管府。金改都督府。元中统四年,并雁门县入州。

    台州,下。唐为五台县,隶代州。金升台州,隶太原路。元因之。

    兴州,下。唐临津县,隶岚州,又改合河县。金升兴州,隶太原路。元因之。

    坚州,下。唐繁畤县。金为坚州,隶太原路。元因之。

    岚州,下。唐、宋并为岚州。金升镇西节度。至元二年,省入管州。五年复立。

    盂州,下。本盂县,金升为州。元因之。

    晋宁路,上。唐晋州。金为平阳府。元初为平阳路,大德九年,以地震改晋宁路。户一十二万六百二十,口二十七万一百二十一。领司一、县六、府一、州九。府领六县,州领四十县。

    录事司。

    县六

    临汾,中。倚郭。襄陵,中。洪洞,中。浮山,下。汾西,下。岳阳。下。本猗氏县,属平阳府。至元三年,省入岳阳县。四年,以县当东西驿路之要复置,并岳阳、和川二县入焉。后复改为岳阳县。

    府一

    河中府,唐蒲州,又改河中府,又改河东郡,又仍为河中府。宋为护国军。金复为河中府。元宪宗在潜,置河解万户府,领河、解二州。河中府领录事司及河东、临晋、虞乡、猗氏、万泉、河津、荣河七县。至元三年,省虞乡入临晋,省万泉入猗氏,并录事司入河东,罢万户府,而河中府仍领解州。八年,割解州直隶平阳路,河中止领五县。十五年,复置万泉县来属。领六县:

    河东,下。府治所。万泉,下。猗氏,下。荣河,下。金隶荣州,元初废荣州,复为荣河县。临晋,下。河津。下。

    州九

    绛州,中。唐初为绛郡,又改绛州。宋置防御。金改晋安府。元初为绛州行元帅府,河、解二州诸县皆隶焉。后罢元帅府,仍为绛州,隶平阳路。领七县:

    正平,下。倚郭。至元二年,省录事司入焉。太平,中。曲沃,下。

    翼城,下。金为翼州,元初复为翼城县,隶绛州。稷山,下。绛县,下。至元二年,省垣曲县入焉。十六年,复立垣曲县,绛县如故。

    垣曲。下。

    潞州,下。唐初为潞州,后改上党郡,又仍为潞州。宋改隆德军。金复为潞州。元初为隆德府,行都元帅府事。太宗三年,复为潞州,隶平阳路。至元三年,以涉县割入真定府,以录事司并入上党县。领七县:

    上党,下。壸关,下。长子,下。潞城,下。屯留,下。至元三年,省入襄垣。十五年复置。襄垣,下。黎城。下。至元二年,并涉县偏城等十三村入焉。

    泽州,下。唐初为泽州,后为高平郡,又仍为泽州。宋属河东道。金为平阳府。元初置司候司及领晋城、高平、阳城、沁水、端氏、陵川六县。至元三年,省司候司、陵川县入晋城,省端氏入沁水。后复置陵州。领五县:

    晋城,下。高平,下。阳城,下。沁水,下。陵川。下。至元三年,省入晋城,后复置。

    解州,下。本唐蒲州之解县。五代汉乾祐中置解州。宋属京兆府。金升宝昌军。元至元四年,并司候司入解县。有盐池,方一百二十里。领六县:

    解县,下。安邑,下。闻喜,下。夏县,下。平陆,下。芮城。下。

    霍州,下。唐初为霍山郡,又改吕州,又废州而以县隶晋州。金改霍州。元因之。领三县:

    霍邑,下。倚郭。有霍山为中镇。赵城,旧属平阳府。灵石。下。旧属汾州。

    隰州,下。唐初为隰州,又改大宁郡,又仍为隰州。元以州隶晋宁路。领五县:

    隰川,中。州治所。至元三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史稿简介 >清史稿目录 > 志第十 地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