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志第十二 地理三
、新明入岳池。领二县:

    渠江,下。倚郭。岳池。下。

    州二

    蓬州,下。唐改蓬山郡,又仍为蓬州。元初立宣抚都元帅府,后罢。至元二十年,立蓬州路总管府,后复为蓬州。领三县:

    相如,至元二十年,以金城寨入焉。营山,下。至元二十年,并良山入焉。

    仪陇。下。至元二十年,并蓬池、伏虞入焉。

    渠州,下。唐初为渠州,又改濆山郡,又为渠州。宋属潼川府。元至元十一年,立渠州安抚司。二十年,罢安抚司,以渠州为散郡。领二县:

    流江,下。大竹。下。至元二十年,并邻山、邻水入焉。

    潼川府,唐梓州,又改梓潼郡,又为梓州。宋改静戎军,又改静安军,又升潼川府。兵后地荒,元初复立府治。至元二十年,并涪城及录事司入郪县,通泉入射洪,东关入盐亭,铜山入中江。领县四、州二。户口阙。

    县四

    郪县,下。倚郭。中江,下。射洪,下。盐亭。下。

    州二

    遂宁州,下。唐遂州,又改遂宁郡。宋为遂宁府。元初因之。至元十九年,并遂宁、青石二县入小溪,长江入蓬溪,后复改为州。领二县:

    小溪,下。蓬溪。下。

    绵州,下。唐更改不常。元初隶成都路。元至元二十年,并魏城入本州,改隶潼川路。领二县:

    彰明,下。罗江。下。

    永宁路。下。阙。领州一。

    筠连州。下。阙。至元十七年,枢密院言:“四川行省参政行诸蛮夷部宣慰司昝顺言,先是奉旨以高州,筠连州腾川县隶安抚郭汉杰立站,今汉杰已并蛮洞五十六。有旨昝顺所陈,卿等与中书议,臣等以为宜遣使行视之。”帝曰:“此五十六洞如旧隶高州、筠连,则与郭汉杰立站,否则还之昝顺。”领一县:

    腾川。下。

    四川南道宣慰司至元十六年立。

    重庆路,上。唐渝州。宋更名恭州,又升重庆府。元至元十六年,立重庆路总管府。二十一年,升为上路,割忠、涪二州为属郡。二十二年,又割泸、合来属,省壁山入巴县,废南平军入南川县为属邑,置录事司。户二万二千三百九十五,口九万三千五百三十五。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司一、县三、州四。州领十县。本路三堆、中嶆、赵市等处屯田四百二十顷。

    录事司。

    县三

    巴县,下。倚郭。江津,下。至元十六年,赐四川行省参政昝顺田民百八十户于江津县。南川。下。

    州四

    泸州,下。唐改泸川郡为泸州。宋为泸川军。元至元二十年,并泸川县入焉。二十二年,隶重庆路。领三县:

    江安,下。纳溪,下。合江。下。

    忠州,下。唐改为南宾郡,又为忠州。宋升咸淳府。元仍为忠州。领三县:

    临江,下。南宾,下。丰都。下。

    合州,下。唐为合州,又改巴川郡,又仍为合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五年,宋安抚使王立以城降。二十年,为散郡,并录事司、赤水入石照县。二十二年,改为州,隶重庆路。领三县:

    铜梁,下。元初并巴川入焉。定远,下。本宋地,名女菁平。元至元四年,便宜都总帅部兵创为武胜军,后为定远州。二十四年,降为县。石照。下。

    涪州,下。唐改为涪陵郡,又改涪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并涪陵、乐温二县入焉。领一县:

    武龙。下。

    绍庆府,下。唐黔州,又黔中郡。宋升为绍庆府。元至元二十年,仍置府。户三千九百四十四,口一万五千一百八十九。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县二:

    彭水,下。黔江。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史稿简介 >清史稿目录 > 志第十二 地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