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志第十五 地理六
云。

    阿模里。

    撒里牙。

    塔米设。

    赞章。

    阿八哈耳。

    撒里茫。

    硃里章。

    的希思丹。

    巴耳打阿。

    打耳班。

    巴某。

    塔八辛。

    不思忒。

    法因。

    乃沙不耳。

    撒剌哈歹。

    巴瓦兒的。

    麻里兀。

    塔里干。

    巴里黑。

    吉利吉思、撼合纳、谦州、益兰州等处。吉利吉思者,初以汉地女四十人,与乌斯之男结婚,取此义以名其地。南去大都万有余里。相传乃满部始居此,及元朝析其民为九千户。其境长一千四百里,广半之,谦河经其中,西北流。又西南有水曰阿浦,东北有水曰玉须,皆巨浸也,会于谦,而注于昴可剌河,北入于海。俗与诸国异。其语言则与畏吾兒同。庐帐而居,随水草畜牧,颇知田作,遇雪则跨木马逐猎。土产名马、白黑海东青。昴可剌者,因水为名,附庸于吉利吉思,去大都二万五千余里。其语言与吉利吉思特异。昼长夜短,日没时炙羊肋熟,东方已曙矣,即《唐史》所载骨利斡国也。乌斯亦因水为名,在吉利吉思东,谦河之北。其俗每岁六月上旬,刑白马牛羊,洒马湩,咸就乌斯沐涟以祭河神,谓其始祖所从出故也。撼合纳犹言布囊也,盖口小腹巨,地形类此,因以为名。在乌斯东,谦河之源所从出也。其境上惟有二山口可出入,山水林樾,险阻为甚,野兽多而畜字少。贫民无恆产者,皆以桦皮作庐帐,以白鹿负其行装,取鹿乳,采松实,及劚山丹、芍药等根为食。

    月亦乘木马出猎。谦州亦以河为名,去大都九千里,在吉利吉思东南,谦河西南,唐麓岭之北,居民数千家,悉蒙古、回纥人。有工匠数局,盖国初所徙汉人也。地沃衍宜稼,夏种秋成,不烦耘耔。或云汪罕始居此地。益兰者,蛇之称也。初,州境山中居人,见一巨蛇,长数十步,从穴中出饮河水,腥闻数里,因以名州。至元七年,诏遣刘好礼为吉利吉思撼合纳谦州益兰州等处断事官,即于此州修库廪,置传舍,以为治所。先是,数部民俗,皆以杞柳为杯皿,刳木为槽以济水,不解铸作农器,好礼闻诸朝,乃遣工匠,教为陶冶舟楫,土人便之。

    安南郡县附录

    安南,古交趾也。陈氏叛服之迹,已见本传,今取其城邑之可纪者,录于左方。

    大罗城路,汉交趾郡。唐置安南都护府。宋时郡人李公蕴立国于此。及陈氏立,以其属地置龙兴、天长、长安府。

    龙兴府,本多冈乡。陈氏有国,置龙兴府。

    天长府,本多墨乡,陈氏祖父所生之地。建行宫于此,岁一至,示不忘本,故改曰天长。

    长安府,本华闾洞,丁部领所生之地。五代末,部领立国于此。

    归化江路,地接云南。

    宣化江路,地接特磨道。

    沱江路,地接金齿。

    谅州江路,地接左右两江。

    北江路,在罗城东岸,泸江水分入北江,江有六桥。

    如月江路。

    南册江路。

    大黄江路。

    烘路。

    快路。

    国威州,在罗城南。此以下州,多接云南、广西界,虽名州,其实洞也。

    古州,在北江。

    仙州,古龙编。

    富良。

    司农。一云杨舍。

    定边。一云明媚。

    万涯。一云明黄。

    文周。一云门州。

    七源。

    思浪。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史稿简介 >清史稿目录 > 志第十五 地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