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志第二十二 礼乐五
    志第二十二礼乐五

    乐服

    乐正副四人,舒脚幞头,紫罗公服,乌角带,木笏,皁靴。

    照烛二人,服同前,无笏。

    乐师二人,服绯,冠、笏同前。

    运谱二人,服绿,冠、笏同前。

    舞师二人,舒脚幞头,黄罗绣抹额,紫服,金铜荔枝带,皁靴,各执仗。仗,牙仗也。

    执旌二人,平冕,前后各九旒五就,青生色鸾袍,黄绫带,黄绢袴,白绢袜,赤革履。平冕鸾袍,皆仿金制,惟冕之旒数不同,详见后至元二年博士议。

    执纛二人,青罗巾,余同执旌。

    乐工,介帻冠,绯罗生色鸾袍,黄绫带,皁靴。冠以皮为之,黑油如熊耳,亦金制也。

    歌工,服同乐工。

    执麾,服同上,惟加平巾帻。状若笼金帻,以革为之。

    舞人,青罗生色义花鸾袍,缘以皁绫,平冕冠。冠前后有旒,青白硝石珠相间。

    执器二十人,服同乐工,绿油母追冠,革为之,一名武弁。加红抹额。

    至元二年闰五月,大乐署言,堂上下乐舞官员及乐工,合用衣服冠冕靴履等物,乞行制造。太常寺下博士议定:乐正副四人、乐师二人、照烛二人、运谱二人,皆服紫罗公服,皁纱幞头舒脚,红鞓角带,木笏,皁靴。引舞色长四人,紫罗公服,皁纱幞头展脚,黄罗绣南花抹额,金铜带,皁靴。乐工二百四十有六人,绯绣义花鸾袍,县黄插口,介帻冠,紫罗带,全黄罗抹带,黄绢夹裤,白绫袜,硃履。金太常寺掌故张珍所著《叠代世范》载金制:舞人服黑衫,皆四袄,有黄插口,左右垂之,黄绫抹带,其衫以绸为之,胸背二答、两肩二答,前后和一答,皆彩色,绣二鸾盘飞之状,缀之于衫。冠以平冕,亦有天板、口圈,天门纳言以紫绢标背,铜裹边圈,前后各五旒,以青白硝石珠相间。《大备集》所载,二舞人皁绣义花鸾衫,县紫插口,黄绫抹带,硃履,平冕。其冠有口圈,亦有天门纳言系带,口圈高一尺许,天板长二尺,阔一尺,前微高后低,里外紫绢糊,铜楞道妆钉,无旒。执器二十人,绯绣义花鸾袍,县黄插口,绿油革冠,黄罗抹带,黄绢夹裤,白绫袜,硃履。旌纛四人,青绣义花鸾袍,县紫插口,平冕冠二,青包巾二,黄罗抹带,黄绢夹裤,白绫袜,硃履。七月,中书吏部再准太常博士议定,行下所司制造。三年九月服成,绯鸾袍二百六十有七,青鸾袍一百三十二,黄绢裤一百五十二,紫罗公服一十四,黄绫带三百九十七,介帻冠二百四十有四,平冕冠百三十,簪全,木笏十有六,幞头十有四,平巾帻二,绿油革冠二十,荔枝铜带四,角带十,皁靴二百六十对,硃履百五十对。

    宣圣庙乐工,黑漆冠三十五,绿罗生色胸背花袍三十五,皁靴三十五对,黄绢囊三十五,黄绢夹袱三十五。

    大乐职掌

    大乐署,令一人,丞一人,掌郊社、宗庙之乐。凡乐,郊社、宗庙则用宫县,工二百六十有一人;社稷,则用登歌,工五十有一人;二乐用工三百一十有二人,代事故者五十人。前祭之月,召工习乐及舞。祀前一日,宿县于庭中。东方西方设十二镈钟,各依辰位。编钟处其左,编磬处其右。黄钟之钟起子位,在通街之西。蕤宾之钟居午位,在通街之东。每辰三虡,谓之一肆,十有二辰,凡三十六虡。树建鞞应于四隅,左柷右敔,设县中之北。歌工次之,三十二人,重行相向而坐。巢笙次之,箫次之,竽次之,籥次之,篪次之,埙次之,长笛又次之。夹街之左右,瑟翼柷敔之东西,在前行。路鼓、路鼗次之。郊祀则雷鼓、雷鼗。闰余匏在箫之东,七星匏在西,九曜匏次之。一弦琴列路鼓之东西,东一,西二。三弦、五弦、七弦、九弦次之。晋鼓一,处县中之东南,以节乐。一弦琴三,五弦以下皆六。凡坐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史稿简介 >清史稿目录 > 志第二十二 礼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