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如不打败日本,就一个也别回来——记郑廷珍烈士
    郑廷珍将军是河南省柘城县北郑楼村人,一八九三年三月五日生,祖辈素以行医为生,是当地著名中医世家。到了郑将军父亲一代,医道失传,开始以务农为本,当时正值清末民初,国势衰败,外国势力侵入,官僚军阀结为一体,欺压黎民百姓,加上战乱不断,中原一带饱受兵灾,郑廷珍家庭日益拮据,生活困难,甚至缺粮断炊。郑廷珍深恨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霸道,决心入伍当兵,谋求生路,赶走帝国主义势力,求祖国之强大统一。

    一九一七年,冯玉祥将军的第十六混成旅在河南一带征兵,郑廷珍羡慕冯玉祥将军部队有严格的军纪,能与百姓和睦相处,刻苦的军事训练并有强烈的反帝爱国传统,就报名参了军,补入第十六混成旅李鸣钟的第三团。郑廷珍自幼务农,练就一副好身板,加以他为人正直,主持公道,学习军事技术刻苦认真,又粗通文学,聪颖过人,到部队后随军南证北战,屡立战功。

    他以自己勇敢、勤奋、正直、廉洁的优秀品质赢得部下的拥戴和部队长官的赏识,从普通列兵逐步摧升,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直至第三十二师副师长,独立第五旅旅长等职。

    郑廷珍跟随冯玉祥将军多年,深受冯将军爱国反帝思想及其带兵、治军思想的影响,对中华民族的危机深为忧虑,痛恨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九二四年他在冯玉祥将军领导的囚禁贿选总统曹锡、驱逐清废帝溥仪出宫的革命行动中,率部执行命令坚决,作战勇敢,受到上级的表扬。

    郑廷珍将军善于带兵,他执行军纪严格,赏罚分明,从不偏私,并能严格要求自己,他继承西北军“爱兵如子,爱民如父”的优良传统,常常来到士兵周围与他们同吃同住,甚至同士兵一起摔跤比武,对官兵家庭的困难,他向来是有求必应,甚至解私囊相助。遇上灾年,他总是在驻地开办粥厂,用“百姓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是民众的武力”的道理教育士兵,并带头节省粮食,出资救济,舍粥施饭给穷困灾民。

    他记忆力惊人,能叫出全旅干部和许多老兵的名字,熟悉这些人的籍贯、家庭情况,常深入部队与官兵促膝谈天,解决部下的实际困难。他爱好体育运动,且时常教育部下只有平时开展体育运动,练就强健的体魄,才能适应部队的艰苦生活,在战斗中取得胜利。在他的倡导下,其部队体育运动开展得很活跃。

    他教育士兵要爱民、助民,绝对不准欺压老百姓,每次部队移防开拔,他都亲自巡视驻地,检查纪律,一定要等老百姓说了“不缺少什么东西”等话,才命令部队出发。对于欺压老百姓的人,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他都命令立即交由军法处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立即处决,教育部队自戒,从不姑息。

    由于他赏罚分明,关心官兵生活和家庭疾苦,教育部下有方,所以深得其所部官兵的拥护。

    一九三零年,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中原大战结束后,郑廷珍的部队被蒋介石收编,归属第二十五路军总指挥梁冠英节制,被派到鄂豫皖苏区围剿红军,郑廷珍将军厌恶内战,曾与红军默契互不侵犯,并允许有些物资经由该部的防地进入苏区。

    后来,郑廷珍因为梁冠英扣发部队军恼与其发生冲突,事情闹到南京政府,结果,第五旅脱离第二十五路军序列,直属军事委员会管辖,受卫立煌将军指挥。

    一九三七年七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军队开始全面进攻中国,郑廷珍将军多次向军事当局请缨上阵,打击日本侵略者,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

    他曾亲自到南京去,代表独立第五旅全体官兵要求参战。不久,日军大举进攻山西,独立第五旅奉令配属于郝梦龄将军第九军开往山西与日军作战,郑廷珍将军激动万分,决心奋勇杀敌,与日本侵略军决一死战。在他率军开往山西前线路过河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国民党抗战骁将·炎黄忠魂录简介 >国民党抗战骁将·炎黄忠魂录目录 > 如不打败日本,就一个也别回来——记郑廷珍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