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带着寿衣转战各地——记赵锡章烈士
    在辽阔富饶的华北平原中部,河北省河间县有一个三十里堡村。这个村子里有个赵氏家族,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与日军强盗奋勇作战,壮烈殉国的原国民党第十九军第七十师第二一五旅旅长赵锡章烈士就是这个家族的子孙。他自七七事变以来,率部参加对日作战,每战必身先士卒,勇猛无比,屡挫敌锋,不幸于一九三八年二月,在山西隰县川口镇战役中,身受重伤,壮烈殉国,为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人们敬仰的抗日民族英雄。

    赵锡章将军,字荣三,一九零一年生,其祖父是清末举人,父亲早年谢世。赵锡章有兄弟四人,锡章排行为二,四人一同与母亲相依为命。

    一九零九年,赵锡章人三十里堡村毛公书院读书,他聪颖好学,尊师敬长,力求上进,深为教师所喜爱。以后他又考入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在清河陆军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兵科学习。他身材魁梧,性情忠厚,深有燕赵侠义之士风度,加之他学习军事技术刻苦认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深为教官倚重和同学们的拥戴。他非常喜爱体育运动,认为军人只有有了强健的身体,才能保国卫民,他嗜好足球,并常常担任守门员,常以拼抢凶猛不失一球而著称。

    赵锡章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他敬仰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痛恨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现在其家乡的赵氏家谱里还保存有赵锡章将军当年写的文章,大意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受帝国主义的侵凌和侮辱,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要改变我国的贫穷落后面貌,非富国强兵不可。大丈夫当效马援战死疆场,而不能死于儿女之前。

    从保定军校毕业以后,赵锡章被分配到晋军服役,历任排长、教官、傅作义将军部下少校参谋,第七十师上校参谋长等职。

    一九三五年,赵锡章将军升任陆军独立第三旅第四团团长,他善于接近下级官兵,带兵有方,赏罚分明,颇受部下的爱戴。

    赵锡章将军虽然是旧时代的军人,但他有强烈的爱国心、正义感,痛恨日本帝国主义,因此,他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救国的主张非常同情,厌恶打内战,自戕手足,自毁国力,向往团结抗日,与日本帝国主义拼个死活。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共两党再度团结合作,共同抗日。

    中国军队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赵锡章听到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消息,义愤填膺,立即请缨上阵,要求到前线杀敌报国,他曾激动地对妻子说,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要灭亡,我一定要与日本强盗决一死战,决不穿着军装过黄河。不久,晋绥军各部奉令也纷纷开赴抗日战场,赵锡章在走上战场前,专门给自己准备了一套寿衣,上面写着:“不成功,便成仁”几个大字,他带着寿衣转战各地,表示了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血战到底,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气概。

    一九三七年九月,日军在侵占平、津后大举西进、南下,山西腹地是日军进攻的锋芒所在,凶残的日军凭借飞机、大炮的优势,连续突破我晋北防线,冲入山西,我军事当局决定组织平型关会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我方参战的部队有晋绥军,陕军,豫军及第十八集团军的第一一五师。赵锡章率部配属于第三十三军孙楚将军的麾下,参加了此次会战。赵锡章率领部队星夜开往前线,部队克服了各种困难,于九日到达广灵与灵邱交界处构筑阵地,与南侵日军发生激烈战斗,双方血战了五天,后奉令转移到达平型关西沟一线构筑工事,在第十八集团军第一一五师的左翼布防。九月下旬。日军进抵平型关,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打击入侵日军,赵锡章率部随同独立第三旅参加了阻击日军的战斗。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指挥部队沉着应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国民党抗战骁将·炎黄忠魂录简介 >国民党抗战骁将·炎黄忠魂录目录 > 带着寿衣转战各地——记赵锡章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