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与民同乐陆老帅桂林耍龙灯 兵临城下邓瑞征夤夜渡漓水
老帅,我们入城方才半日,防务还没来得及布置,这年头非比寻常日子,一旦发生变乱,恐应付不过来呀,三日之内,再耍龙灯不迟。”
养子马济年轻有为,陆荣廷视为心腹,委之以重任;养子陆裕光文武双全,陆荣廷视之为灵魂,平时言听计从。一些老部下每每为此发牢骚,说老帅尽用螟蛉,亲生之子反不受重视。陆荣廷便哈哈大笑道:“我要捞世界,当然用有本事的人,没有本事,他即便是金枝玉叶,我也不看重他!”
当下听陆裕光言之有理,他微微领首,遂对商会领袖道:“诸位的盛意,我陆某领了,无奈岁月不饶人呀,一路跋涉,略有倦意,需将息几日,三日后,再与民同乐。”
陆老帅既如此说,商会领袖当然不好勉强,于是,便定农历三月三日晚大耍龙灯。陆裕光便和韩彩凤一道视察防务,督率部下日夜不停地挖战壕掩体,构筑城防工事。韩彩风道:“少帅,桂林一带并无敌人,邓瑞征是我的弟兄,今已率部离去,何必大张旗鼓备战,让市民们见了扫了耍龙灯的兴致。”
陆裕光道:“孙子云:‘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这年头,父子兄弟的话尚不可盲信,更何况邓瑞征之辈的话!据我观之,邓瑞征对老帅显得过分殷勤,他是沈鸿英手下红人,恐不怀好意。”
韩彩凤摇首道:“少帅过虑了,邓瑞征既是我的兄弟,饮过血酒,他的一番好意,少帅休得误会了。”
陆裕光因韩彩凤是老帅早年部将,且年岁长于己,为人一向忠厚、作战勇猛,也不好当面指责他,只是说道:“有备无患。”
韩彩凤也知陆裕光谨慎细心,此次护卫老帅到桂,责任重大,加强城防,本是理之所致,也不再多说。经过三日准备,桂林四门,城上城下,都筑了工事,老人山、牯牛山、象鼻山等也都有兵守卫。陆裕光又派出大批便衣侦探,深入到桂林四周乡下,日夜探听消息,回报之人都说,邓瑞征已到平乐、八步去了,桂林外围连一个沈兵的影子都没有。经过这一番准备之后,陆荣廷认为桂林防务已万无一失,遂在三日后晚上按时耍龙灯了。
却说这桂林的龙灯,不但在广西有名,便是湖南、广东也遐尔闻名。太平时节,每逢正月十五夜的前数天,广西各地,桂林附近县前来观灯的人便络绎不绝,更有远至湖南、粤西北一带的人,不惜乘船跋涉赴桂观灯。近年时值两广战乱,湖南也不安宁,外省之人当然不敢冒险前来观灯。但此番有陆老帅来桂林坐镇,表示与民同乐,因此消息传开,四方来桂林观灯之人,倒比那太平年月更为增多,那些邻近桂林的县份和离城稍远的四方百姓,更是争先恐后,早几天已到桂林觅店住下,准备一饱眼福。一时间,桂林旅店客满为患,有人竟在街前空地上搭起临时棚子过夜。
这夭入夜,桂林街道,张灯结彩,户户人家门前,都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那些灯笼用木条、竹蔑或金属制作框架,糊以纱绢,有红庆灯、彩纱灯等等。红庆灯呈大红色,配有金色流苏,美观大方。显示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的升平景象。彩纱灯是在不同颜色的灯笼上,以彩笔勾画出花鸟、山水、虫鱼,再配上金色的云朵和美丽多彩的流苏。更多的人家,则是把灯笼做成一条色彩斑斓的鲤鱼,一只戏水的大虾,有的做成一朵艳丽荷花,有的做成一个胖娃娃,有的做成一只红冠大公鸡……各色各样,应有尽有,真是五彩缤汾,灯火通明,蔚为大观,热闻非凡。赛灯会则设于皇城之内。这桂林皇城,颇有来历,乃是明代靖江王的内城,后来成为南明永历帝的都城,因此桂林百姓,常以“王城”或“皇城”呼之。两年前,孙中山大总统曾设北伐大本营于此,运筹帷握,挥兵北伐,可惜陈炯明在广州阴谋叛乱,迫使孙中山中止北伐,搬兵回粤。今夜龙灯盛会,皇城内外,更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