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十回 兵不血刃蒋介石轻取武汉 黄梁一梦李黄白重归故土
    蒋介石站在汉口江汉关对面的一幢大洋楼的阳合上,凭栏远眺,只见长江浩浩,汉水苍苍,隔江相向的龟蛇二山,仿佛两员神将,随侍在他左右。十八年前,革命党人曾在武昌打响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辛亥武昌首义与革命元勋黄兴先生所指挥的武汉保卫战,均已彪炳史册,与日月相辉映。蒋介石觉得,他此时屹立在这座大楼上,他的功勋名望,已与黄兴先生并驾齐驱。何况,黄兴先生亲自指挥的阳、夏之战,虽力挫清军的反扑,但最后仍以失利告终。革命军占据的汉口、汉阳均被清军夺去,若不是徐绍桢指挥江浙联军及时攻下了南京,中华民国还不知哪一天开国呢。蒋介石那时正在上海,跟陈其美攻打上海制造局。在同盟会里,陈其美与黄兴不怎么融洽,黄兴在武汉保卫战失利后,来到上海,准备策划江苏一带的作战,但是江浙联军中一些军官都嘲讽他为“败军之将”,拒绝接受他的指挥。这些事,蒋介石记忆犹新,他此刻站在高楼之上,有一种远胜黄兴先生的优越感。陪着蒋介石登楼远眺的杨永泰,最善于揣测人主之意,他见蒋介石一副踌躇满志之态,便笑道:“介公,自辛亥革命以来,武汉三镇可载入史册者有兰件事。”

    “哪三件事呀?”蒋介石笑眯眯地问。他此刻的表情很象一位热衷于功名的举子,本来知道自己考中了,却又装作不知,听任别人来传报。

    “辛亥年武昌首义,民国十五年北伐军攻下武昌,再就是介公这次兵不血刃腰斩桂系,轻取武汉了。”杨永泰摇头晃脑地说道。

    “嗯,这个,情况各有不同。”蒋介石似乎不大满意这种相提并论的说法。

    “当然不同,当然不同!”杨永泰那脑子本来就特别灵,忙接着说道:“前两次是壮,流了许多血,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房;而后一次是巧,不费一枪一弹,不流一滴血,介公就拿下了武汉。当代与后世的历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感兴趣和惊叹的莫不是这个‘巧’字,虽孙武之谋,诸葛之智,亦相形见细矣!”

    杨永泰这个“巧”字,用得实在是太妙了,它不仅使孙武、诸葛相形见细,更使武昌首义和北伐军攻下武昌这两件事等而下之。这正符合蒋介石的心意,但蒋介石此时还不想有贪天之功的表现,他嘿嘿地笑了两声,摇了摇头:“李、白背叛中央,称兵作乱,招致众叛亲离,土崩瓦解,这是他们自食恶果。我不过顺应舆情民意,为实现国家真正的统一,走了这一步罢了。”

    正说着,副官来报:“第一军军长刘峙来见。”

    “叫他来吧!”蒋介石点了点头,因为这次刘峙进军武汉颇卖力,深得蒋介石的嘉许。三年前,北伐军围攻武昌城,刘峙假报战功,引起四、七两军将领的愤恨,要不是蒋介石袒护,副总参谋长白崇禧早把他军法从事了。这次进军武汉,蒋介石估计不会有大战,特地把刘峙的第一军摆在前头。刘峙果然是一员福将,他刚抵武汉外围,桂军将领李明瑞、杨腾辉便倒戈反李、白,胡、陶、夏见前线倒戈,吓得放弃武汉,西撤到宜昌一带。刘峙轻轻松松地占领了武汉,蒋介石心里高兴,少不得褒奖了刘峙一番。

    “报告总司令,我军搜查叛军设在汉口的总部时,缴获了一件东西。”刘峙进来,向蒋介石报告道。

    “这个,经扶兄,你这个军长是怎么当的?唵?”蒋介石那眼珠转了转,显得有些不高兴,“你的部队缴获一件东西,也来向我报告?全军几十万人,打一次仗不知要缴获敌方多少东西,如果都来向我报告,我这个总司令能应付得过来吗?”

    “是!”刘峙挺了挺身子,说道:“这件东西很重要,不是一般的东西,我处理不了,特来请示总司令。”

    “是价值连城的宝贝?”蒋介石一见刘峙那严肃认真脸带几分憨厚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不,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桂系演义简介 >桂系演义目录 > 第五十回 兵不血刃蒋介石轻取武汉 黄梁一梦李黄白重归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