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 看风转舵杨腾辉脚踏五条船 眼明手快李宗仁扣押两师长
长官风尘仆仆突然归来,知道事不寻常,他预见到李、黄、白必将重新登台,即把自己的兄弟封赫鲁带来谒黄。那封赫鲁原是李明瑞手下的团长,驻军戎圩,李明瑞垮台后,受黄权节制。封赫鲁表示愿意听从黄绍竑调度。黄绍竑此时手上虽然只掌握着封赫鲁一团人马,但他决定利用吕焕炎、杨腾辉、梁朝玑、黄权等人互相猜忌,各不相能的矛盾,出其不意地把军队重新抓回来。他令封赫鲁分电吕焕炎、杨腾辉、梁朝玑、黄权、蒙志、杨义、黄鹤龄等桂军将领于十一月八日到宾阳开会。黄绍竑之所以选择宾阳为开会地点,是因为宾阳离省会南宁很近,开完会他便可赶到南宁去以省主席的名义重新发号施令。果然,心怀鬼胎的桂军各路将领,除梁朝玑是真心实意拥护黄绍竑回来的外,其余都因互相猜忌不明底蕴,吕焕炎、黄权以为杨腾辉、梁朝玑、蒙志、杨义等拥护黄绍竑回来,拥黄派实力占优势,不敢轻举妄动;杨腾辉则以为吕焕炎、黄权、梁朝玑等已经拥黄,自己居于劣势,只得依令到宾阳来开会。到了宾阳,他们还是谁也摸不透谁的底,现在一见到黄绍竑那双发着冷光的眼睛,心里已先怀三分畏惧之情。蓦地,会场上响起了嚎陶的哭声——杨腾辉哭了;站在后面的黄权,也跟着放声痛哭起来——他们在忏悔自己!
“哼!”梁朝玑往地上狠狠地吐了口唾沫,轻蔑地说道,“撒泡尿来照一照自己的脸吧!”
吕焕炎默默地低垂着头,不敢看黄绍竑那冷森森的眼睛。他虽然没有象杨腾辉、黄权那样“罪孽深重”,但对蒋介石任命他取代黄绍竑的广西省政府主席兼第十五军军长这件事情,他是正式接受了的,他也没有表示要欢迎黄绍竑重返广西主政的意思,这,难道不也象杨腾辉、黄权一样,是一种叛逆行为吗?
“都是广西老乡,都是多年袍泽,过去的事,都不要再提了吧!”
黄绍竑显得非常豁达大度,那双冷凝的眼睛里,闪射着柔和的温暖的光芒,仿佛一块冷冰冰的钢板,折射出一片融融的阳光。他连置他于死地的汪精卫都能捐弃前嫌,携手合作,何况对部下们的过失!这个时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系与派系之间的关系,都不能以中国的传统道德来衡量。中国人几千年来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上、下关系,似乎在打倒皇帝之后,已荡然无存,欧美的东西又学不来。于是,一切最丑恶的东西便跟着这动乱的年代应运而生,武人乱国,文人乱政,朝秦暮楚,反复无常。这是一个比春秋战国更为混乱的时代。春秋战国,尚产生过孔孟之道,黄老之学,产生过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过群星灿烂的文才武将。民国年间的军阀混战,产生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反复无常的军阀,许许多多卑鄙无耻的官僚政客,中国大地,到处是战火尸骨,污泥浊水。这一切,黄绍竑早已司空见惯,他本人也是个在泥掉中翻来滚去的人物。他没有必要责怪部下们倒戈换旗之事。
“目下广西四分五裂,有亡省之虞,我们必须紧密团结起来,保卫桑梓,使父老兄弟姐妹免受敌人之蹂躏。”黄绍竑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后,接着说道:“我们已决定与汪精卫合作,恢复两广秩序,张发奎已率部进入桂北龙胜一带,我们联合张发奎,同下广东,赶跑陈济棠,广西才能站得住。李德公与白健生很快就会回来,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前途是很乐观的。我明天准备到南宁去,重新整顿省治,各位返回原防,听候命令,值此非常之时期,各位务要执行命令,约束部曲,如有违抗军纪者,必将严惩不贷!”
黄绍竑那双眼睛里,又流露出一种冷酷无情凛不可犯的威严,将领们赶快恐惧地低下头去。杨腾辉由于不能咬烟卷,上下牙齿难受得胡乱直挫动。他军服口袋里本来装着两盒三炮台香烟,此时,他的右手下意识地插进军服口袋里,两只手指狠狠地将烟盒中的烟卷一支支地捏碎。黄绍竑的卫士早已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