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 气壮山河第五军攻夺昆仑关 功亏一篑白崇禧众将被降级
秘传的兵书《三十六计》里,都有记载。
却说白崇禧为了摆脱手握尚方宝剑的陈诚的掣肘,连夜将行营指挥所由迁江扶济村向前推进到离火线很近的宾阳白岩村,他将指挥所设在白岩村的白氏宗祠小学校里。拂晓时分,杜聿明向他电话报告,第五军准时向昆仑关发起攻坚作战。白崇禧说了声“好”,他告知杜聿明,天亮后他将到昆仑关前督战。不一会,只听得一阵阵春雷般的震响,第五军重炮团开始以强大的炮火,猛叩昆仑关。重炮轰击过后,便是密集的机枪扫射声,步兵小炮的炸响声,嘎嘎嘎的战车奔驰声,大地震撼,山鸣谷应。头上,黎明后的天空亮得耀眼,十八架由苏联自愿人员驾驶的轰炸机从柳州机场起飞,猛袭昆仑关上日军阵地。昆仑关天险,自古以来不知发生过多少次血战,但这是它第一次经受现代化战火的洗礼!白崇禧心情颇为激动,因为这是他二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破天荒第一次直接指挥现代战争的机械化兵团作战。
白崇禧登上昆仑关对面一座高山的半山腰,来到杜聿明的指挥所。这里怪石嶙峋,野草丛生,稀稀拉拉的灌木丛里,有一个地洞,洞口和山顶上都架设着电话通讯网,山顶还架设炮兵专用的远程观测镜。军长杜聿明身披伪装网,身上插着小树枝,象一段魁伟的树干矗立在洞口的一丛灌木里,一只手举着望远镜观察着敌阵,一只手握着电话筒,指挥重炮团团长朱茂真:“请规定各目标的距离,准确射击,将敌火力点逐一击毁!”白崇禧也弄了几枝树枝插在身上,举着望远镜观战。杜聿明见总指挥白崇禧竟爬到他的前方指挥所来了,大为诧异,忙道:“这里危险,请主任到掩蔽部里去!”
正说着,几发敌人射来的炮弹纷纷落在周围炸得树枝乱飞,几名卫士正要把白崇禧拉到洞里去,白崇禧低声喝道:“不要管我,怕炮弹我就不到这里来了!”
他用望远镜观察着敌我双方猛烈的炮战。在我远射程重炮的火力压制下,昆仑关守敌的炮兵被迫中断向我方射击。
杜聿明随即电话命令战车团团长胡献群,以战车掩护步兵第二零零师和荣一师攻关。战车部队沿公路直扑昆仑关下,敌人从两侧和正面的工事里,以战防炮和步兵炮向战车猛袭,只见一辆辆战车中弹起火,倾斜、翻倒、爆炸,关下约一公里长的公路上被烈火浓烟封死。杜聿明见了又急又心痛,不断命令炮兵支援。步兵在失去战车掩护下,被迫向关两侧的高地冲击。敌人在阵前布的电网,有的被炮火击毁,象无数条巨蛇横七竖八地躺在山坡上。步兵以大刀开路,劈斩电网、鹿砦。荣一师和第二零零师官兵在山坡上葡伏仰攻,山坡上野草树木、被炮弹打得燃起熊熊烈火,陡又被炮弹的爆炸击灭,山野浓烟弥漫。在炮击间隙的几秒钟里,草木又倏地燃烧起来,山野变成一片火海,当炮弹落下时,烈火熄灭,又是一片滚滚浓烟。整个昆仑关,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灶,烧的是一膛湿柴,用力一扇风,灶膛里窜起一道火苗,风一停,又吱吱冒着浓烟。敌我双方,都在这个巨大的灶台上经受烈火浓烟的烧、煮、蒸、炸、煎、烤……
公路中间,是几十辆波击毁的战车残骸,公路两边,荣一师和第二零零师官兵的尸体,几乎填平了那道冲沟,沟谷里有一条奔腾的小溪、被尸体堵塞、慢慢形成一片殷红色的湖水。
军长杜聿明镇静如常,一边观察,一边通过电话下达一道又一道非常严厉的攻击命令。白崇禧身上的血在急剧地奔流着,他的眼睛通过那架望远镜一直在死死地盯着昆仑关下那一片愈积愈高起来的“血湖”,他的心猛烈地震颤着。突然,他一下紧紧地抓住杜聿明握着电话筒的手,叫着:“光亭兄!光亭兄!”
“主任,有什么情况吗?”杜聿明忙放下望远镜,望着激动不安的白崇禧。
“牺牲太大了,是不是暂时停止攻击?”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