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 气壮山河第五军攻夺昆仑关 功亏一篑白崇禧众将被降级
后还打了败仗呢?可惜,白崇禧再也不敢往深处去想。不说白崇禧不敢往下想,便是蒋委员长也不敢往深处想,否则,那个小小的倭寇,纵然凶狂横暴,又怎敢到中国来横冲直闯,杀人掠地呢?蒋委员长虽然要到柳州来亲自主持召开桂南会战检讨会,白崇禧知道,这次会议,蒋介石和陈诚必然要算他的账,但是白崇禧不怕,既是检讨会,检讨来检讨去,检讨出一万条教训来也好,蒋介石和白崇禧也不会检讨出他们各自心中的哪个秘密来的。
“我白崇禧不是韩复榘,柳州也不是开封府!”白崇禧冷笑一声,有恃无恐地到柳州来开会了。
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从洞口传过来,象一把重锤,重重地敲打着正襟危坐的将领们的心头。蒋委员长和侍从室主任张治中出现在讲台前。坐着的将领们刷地一声起立,立正。蒋介石站在讲台前,严厉地望了一遍出席会议的将领,然后把戴着白手套的手轻轻往下一按,说了声:“坐下!”
蒋委员长也在特地为他准备好的那张高背皮靠椅上落座。会场里静悄悄的,只听得头上的汽灯在吱吱作响,蒋委员长开始训话:“桂南会战,我们打了一个什么样的仗?你们都清楚!”蒋委员长狠狠地扫了他的部属们一眼,很多人都愧疚地低下头云。他接着说道:“我们失败是由于兵力不足?士气不足?民气不足?我看都不是!”蒋介石这句话说得重极了,白崇禧、陈诚以下都抬不起头来。
“由于有人畏缩怕死,临危不进,由于各方缺乏协作,丧失战机;也由于军事机关事前准备不足,临事优柔寡断,才招致此次痛心的失败!”蒋委员长训完话,由桂林行营参谋长林蔚报告桂南会战作活经过,然后,由桂林行营主任,桂南会战的总指挥官白崇禧开始检讨。
“此次桂南会战,先胜后败,崇禧实有负委座和国人之厚望。”
白崇禧面对蒋介石,身子站得笔挺,从容检讨,“……关于会战失败之原因,委座已有训示,作为会战之总指挥官,崇禧犯有督率不力之过,实感痛心疾首,愧对国人,请委座惩处,以昭尤儆!”
接着轮到监军陈诚检讨。本来,陈诚早就窝着一肚子火气,准备在检讨会上狠狠地轰白崇禧几炮,以除怒气。但他见蒋委员长定的调子似另有所指,乃临时改弦更张,沉痛地说道:“此次桂南会战之惨败,我监军不力,督导无方,有负委座之重托,呈请委座处分。”
但陈诚也不肯轻易放过白崇禧,他非要踢白几脚不可。
他把话锋一转,指责道:“通观全局,桂林行营对此次会战实犯有以下三大错误:(1)没有在宾阳、甘棠一带配备足够之兵力,以致为敌所乘,使我昆仑关正面守军陷于不利之地位;(2)就战术而言,本应能攻则攻,不能攻则守,可是竟以国军之精锐在极不利的地形下与敌在昆仑关血战半月有余,使我方主力兵团消耗殆尽,失去再战之力,我真不明白这到底打的是什么仗?(3)各高级司令部之间,联系极不密切,以邻为壑,毫无协同之精神可言。”
对于陈诚的指责,白崇禧并不在乎。心想,你提一万条也提不出要害问题,何况才三条呢?陈诚发言后,各集团军总司令相继发言,由于有了蒋委员长定的那个调子,又有了白、陈几人之示范,因此皆侃侃而谈,避重就轻,避近就远,舍本求末。只有在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叶肇检讨时,蒋委员长突然插话:“叶总司令,敌寇渡永淳河时,当时你在什么地方?”
叶肇一惊,没想到蒋委员长会突然发话。当时他正躲在高田圩一家祠堂里,接到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令他即率所部奔赴甘棠截击永淳北岸之敌,与已正兼程急进甘棠古辣的蔡廷锴集团军之第四十六军夹击敌之迁回部队。可是叶肇为了保存实力,临危不进,呆在高田不动,虽然甘棠距高田仅五十华里,他完全来得及将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