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十一回 韬光养晦李宗仁北平窥方向 礼贤下士封疆吏得名擎天柱
大多数是和李宗仁、郭德洁有亲戚关系的,有些则是李宗仁在玉林起家时候帮了大忙的那些地方绅士的子弟和亲属。他们从广西千里迢迢跑到北平来投奔李宗仁,实指望凭着特殊关系弄个一官半职,可是一住便是几个月,却毫无半点做官的消息,每日郭德洁虽都以好酒好菜招待,但他们一提职务方面的事,郭德洁便“环顾左右而言他”,她也真有能耐,弄得这些人虽心中不畅快,但口中却说不出来。这天,李宗仁要招待教授们,当然对这帮广西老乡亲也不能怠慢,郭德洁一会儿出现在教授们的餐桌旁,一会儿又到广西老乡这边应酬,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九婶娘,我的差事九叔安排了没有?你帮我多催一催呀!”李宗仁的一位颇亲近的族侄见郭德洁进来,忙站起来问道。

    “啊,有了,有了。”郭德洁笑道:“你九叔要你去当一个银号的董拳长。”

    “银号董事长,连七品芝麻官都算不上,有什么做头呷!”那位族侄一心巴望做个堂堂正正的官,好光宗耀祖,对银号董事长不感兴趣。

    “那可是个肥缺哟,好多人想要,你九叔都没舍得给呢!”郭德洁笑道:“这年头做官还不如赚钱保险。”她知道,李宗仁自到北平后,为了拉拢北方人,对广西人的安排控制得很严,连他身边的副官主任都不让自己的亲朋故友做,而把这个重要职位给了一个辽宁人李宇清,这说明他不但重视华北,连东北也都不放过哩。但是,对于一些从广西老家来投的人,他又不能让他们吃闭门羹,因为这些人不是亲戚便是故友及其子弟,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多少也得考虑安置,官场不好放,便只有让他们去搞经济工作,虽然谋不上一官半职,但总可以发点财的。郭德洁对此深有了解,她觉得李宗仁的想法不乏远见卓识,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这个社会里,李宗仁这样做,便可获得清正廉洁的好名声,而又不致得罪了家乡的人。

    “嫂夫人,我的差事呢?”一位五十开外的乡绅向郭德洁问道。他在李宗仁起家时,曾出了大力,帮了大忙,大约在乡间久居感到寂寞,也想到北平来开开洋荤。

    “德邻想请你老到‘白川号’上去帮忙,你看怎样?”郭德洁知道对这样的人是不能得罪的,这老头子无非是想出来见识见识世面,因此她已和李宗仁商量了,准备让他去“白川号”货轮上任职。这“白川号”货轮是李宗仁到北平后,有人以二十万美元为他代买的一艘澳大利亚的超龄轮船,目下正航行于长江和沿海一带。

    “嫂夫人,船上的风浪我恐怕受不了哟!”那老乡缔一心只想在北平混个差事,因为这是元、明、清三朝故都,广西人很少有在这里为宫的。他又迷信很深,认为李宗仁坐镇北平,必有黄袍加身之日,因此他执意留在北平,要做个“京官”。

    “‘白川号’上有专人服侍你老,又可饱览长江名胜风光,这可是个美差呀!”郭德洁耐心地劝导着那老乡绅。

    “你们是要我葬身鱼腹呀!呜呜!”大约是心情不畅快,而又多喝了几杯,那老乡绅竞嚎陶大哭起来,引得满座唏嘘,郭德洁忙命人把他扶下去。

    在大客厅这边,又是一种气氛,大学教授们正在评论时弊,有些言辞竟尖锐得胜过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抨击。

    “李主任,你身为党国要人,又为华北党、政、军最高长官,可是北平城中军警宪特光天化日之下,公开捕杀进步学生,法西斯恐怖已达极点,我们教授无法教书,学生也无法上课了!”一位老教授当面对李宗仁指责道。

    “先生说的全是一片真情!”李宗仁不但不怒,反而十分同情地说道,“只恨我李某人管束不住那些可级通天的人!”他既自责,但又表露出能让人理解的某种苦衷。

    “蒋介石独裁,祸国殃民!”一位教授拍案而起,竟对着李宗仁和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桂系演义简介 >桂系演义目录 > 第七十一回 韬光养晦李宗仁北平窥方向 礼贤下士封疆吏得名擎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