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2.的日常事物
经营为“收藏家”所收集的“收藏品”这一活动是如此的现代,以至“Collectibes”一词迟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出现在辞典中。《韦伯斯特第九版新大学生字典》(Webster-sNinthionary,1989)慎重地、彬彬有礼地将此单词定义为“那种由爱好者收集的物品,尤其……有别于如艺术品、邮票、钱币及古董之类传统收藏品。”一个更精确但可能也更粗鲁的定义应该是:

    “由玩世不恭者大量经销并主要卖给那些想像自己正在贮藏那种日后会因增值而提高价值的可以传给对他们感恩戴德的子孙后代的传家宝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的容易上当受骗的笨蛋们的物品。”

    这些可收藏的机械加工品之所以成了具有恶俗品质的所谓有价值的艺术品。人造产品,归因于贩卖者和广告商的虚假欺骗。有关这些丑陋的。一文不值的东西的广告,塞满了以缺乏安全感的中产阶级人士(见“恶俗广告”)为靶子的通俗杂志,而且这些广告尤擅运用恶俗的语言,都是些极度仿古和伪艺术的词汇,如heirloom(祖传遗物)和(收藏),比如:“建立你自己的传世宝藏收藏吧”。一些倍受势利俗人及伪孤做派人士青睐的词语有:第一版,限量发行版,独一无二,首期,艺术品,杰作,正宗,以及一些(可能)用在真正的艺术品身上才合适的伪尊贵俗气的形容词:手工的,精细的,传奇的,高贵的,还有,最重要的——有价值的。价值的确是特殊的,因为它隐而不露,所以它当然会在“日后”增加,尤其当这些物品被“后代们”视若珍宝的时候。那么究竟有哪些此类珍贵的东西呢?

    瓷顶针(Porthimbles),我们先从它说起。你可以通过加入“顶针收集者俱乐部”而获得有价值的顶针。(一个标准的经营恶俗物品的方法就是先把“一个系列”的第一样东西卖给顾客,这样就刺激他会继续收集一件接一件接踵而来的其余的东西。)每个月“顶针收集者俱乐部”的每一位成员都会收到一枚据说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的瓷顶针,而且这位主顾会被催着“建立一个你将永世珍藏的独一无二的收藏”。不久,你就会被邀请投资建一个专门用来展示你的顶针的“可爱的玻璃圆顶的展示亭”,“将为你家的室内装潢增辉”。

    这一收藏非常适合传给您的孩子们——很有可能,注意,是和你一样恶俗的蠢货。你还可以传给后代一个“金质水晶圣诞铃”,配一副米老鼠响板,“一件真正的祖传宝物,肯定会为后代欣赏和珍视”,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这是“头版”。或者如果你不想收集顶针或带金质米老鼠响板的水晶铃的话,全套十五只以白蜡、瓷、青铜、黄铜以及“水晶”制成的小猫雕像如何?为了这批雕像,每月收到一只新猫(每只只有30美元),你可以“认购”一个“美丽的黄铜和玻璃古玩陈列柜”,以展示这些收藏品。

    Display(陈列,展示)一词,道出了真正收藏家的某些令人伤感的情境。就像那位一定要把一名观众邀请到他的洗手间里才能观看到他用的那精美的沃特福德水晶手动剃刀剃胡子的男子一样,收藏者借展示他的收藏品(每个家庭一个的博物馆),意在博得他人的赞许乃至尊敬,正是在这样的心愿中,栖息着收藏者们的恶俗。而贩卖者的恶俗则在于谎称这些一无是处、低俗不堪的垃圾是艺术的,有价值的。而一个陈列室,则几乎是这类悲惨骗局的始终如一的帮凶。它清楚地表明,收藏品之所以被获取,是为了它们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为了真有什么价值,它们只是将其自身的卑鄙的沾沾自喜带给占有它们的人,而不是为了让人观看或仰慕——这里,总有一名假定的观众,而乞怜于那名观众的认可正是一切这类恶俗交易的潜台词。何以至此,为什么“收集”这类粗鄙不堪的物品竟成了当今这个时代一个如此显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恶俗简介 >恶俗目录 > 2.的日常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