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自选对象树立新风尚 新式结婚打破旧传统
”张有义说:“对,你查访吧!你……”正说到这里,他姨姨回来了,张有义忙改口说:“姨姨,明天我就回去了。”他姨姨说:“回去以后,可要经常来看看,可不能忘了我们呀!”张有义看了巧巧一眼,忙回答道:“忘不了,以后让巧巧也常来我们家……”巧巧接嘴说:
“你能来,我就能去。”说着三个人都笑了。
第二天,张有义起身回康家寨,巧巧送到大门口。张有义左右看了看没人,急忙把一块手巾和一双袜子递给了巧巧,说:“这是县上慰劳我的,送你做纪念吧。”巧巧没吭声,红着脸收下了。
张有义当天回到村里,下午就扛上锄去锄地。他娘说:“刚好了,又跑了路,歇着吧!地,村里人早给锄过了。”张有义放下锄就去扫院,扫完院又去担水。回来十多天,没闲串过一阵。有一次,在街上碰到几个年轻媳妇,笑嘻嘻地和他说话,但张有义低着头过去了;他心里记着巧巧的话。
村里人都说:“张有义带了一回花,变规矩了!”她娘也高兴地对人说:“可手勤哩,家里什么营生都做,有时还帮我洗锅哩!”好几次,他娘要给他问了媳妇,张有义只是笑笑说:
“不着急,慢慢来!”闹的他娘也摸不住他的心事。
开完民兵检讨会,张有义急急忙忙回到家里,那孔破塌的窑洞已经空了;他又转身到了新分给他的新房里,只见他娘正在窑里揩洗玻璃。他娘见他进来,喜地说:“你们走了,周毛旦老汉帮我全搬过来的!”停了一下又说:“真想不到能住这样的房子,这下娶媳妇可什么也不愁了!”张有义说:
“不要说那些吧!”
已经开始夏收了。张有义种着二亩麦子,那时民兵每天出去活动,保卫群众夏收,他晚上回来,就在月亮底下去收割自己的庄稼。李村长要给他派人帮工,张有义说:“这点点营生,我捎也把它捎了,群众也忙得很!”就这样,二亩麦子挤时间都收割回来了。打完麦子以后,他向中队长请了一天假,说去靠山堡看他姨姨,他娘特意蒸了些新麦子面馍馍让他带去。
隔了半个多月,村里传说张有义要结婚了。这话是从他娘口里说出来的。晚上,张有义到了中队部里,民兵们便开始“审”问他。李有红拉着张有义的手说:“好家伙,真是瞒的好,连老子也瞒过了!听说是靠山堡你两姨姊妹,是什么时候闹上的?”马保儿说:“怪道张有义和我们在靠山堡养伤时,成天不见出来一下。”民兵们都叫喊着说:“小伙子,坦白吧!”张有义笑着和众人扭打了一顿,便把前后情形都讲了,最后说:“她也查访见我改好了。那天去,她说愿意了,她爹娘也都乐意!”武二娃说:“啥时喝喜酒呀?”张有义说:“七月十五。”人们算了一下说:“剩下五天了,这可要赶快准备哩!”老武也笑着说:“这可不错!毛病也改了,爱人也有了!刘巧巧我见过,那可是个好女子,挺进步,劳动也很好。”民兵们打趣地叫着说:“张有义这下可合适了!没花钱就找下个对象。”康明理说:“我看不要轿子娶,来个文明结婚吧!”张有义说:“我们也商议过了,她不愿意坐轿子,我也不愿意。”民兵们都说:“这可闹好了,新事新办吧!”大家七嘴八舌地计划了一阵,都说:“非喝你的喜酒不行,好容易咱民兵有个结婚的了!”张有义说:“那还能少了你们!”
连着几天,张有义和他娘忙着筹备喜事。把他姑姑也叫来了,忙着做被子,磨麦子,磨糕面……临时又请了周毛旦当媒人,两头跑着传了传话,送了定礼,女家的回礼是一个子弹带,一个手榴弹带,上边绣着“英勇抗日”、“保卫家乡”八个红字,这是巧巧亲手做的。村里人听说张有义要娶媳妇了,人们想起张忠老汉活着的时候,和村里人都很好,又为了救全村人,牺牲了自己的性命!都抢着帮忙,有送东西的,有帮